支持对象
申报“类海外”环境建设项目的济南市各部门(单位)、各区县(含功能区,下同)。
支持政策 1.对涉外服务港、国际人才俱乐部等宜业项目,可招收外籍子女入学的中小学和有留学项目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等宜学项目,国际医疗服务标准化单位等宜医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2.对国际友城花园、国际化社区、国际人才社区、营造国际语言环境等宜居项目,给予5—3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3.对国际文体交流活动、外籍人士之家、符合条件的文娱信息多渠道发布等宜乐项目,给予2—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4.对市民国际素质提升、公益活动等宜融项目,给予2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申报条件 (一)“类海外”宜业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涉外服务港、国际人才俱乐部等项目。 涉外服务港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配备专门的服务柜台,有完善的双语标识; 2.配备至少2名英语水平达到CET—4(大学英语考试四级)以上,保持相对固定且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 3.整合相关政务咨询服务功能,如签证延期、来华工作许可、政策咨询、APEC卡(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行卡)办理等,提供相应定期更新的配套双语资料,并确保资料完善齐全; 4.提供周边配套医疗服务点、公共设施、公交线路图、美食、租住等资讯类便民实用信息;提供其他特色涉外服务。 国际人才俱乐部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配置用于会议、聚会、休闲的专门活动场所,设有完善的双语标识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2.围绕宣传济南国际形象、人才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主题,每季度组织开展至少1次不少于50人参加的人才交流活动,活动应当突出实效,形式多样。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涉外服务港、国际人才俱乐部等项目,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二)“类海外”宜居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国际化社区、国际人才社区、营造国际语言环境、国际友城花园等建设项目。 国际化社区、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国际化社区建设与管理通用指南》《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与服务通用指南》等济南市地方标准。 营造国际语言环境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按照《济南市公共服务领域名称英文译写规范》等济南市地方标准,规范辖区内主要道路、社区街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科技场馆、餐饮酒店、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标识的英文译法; 2.提升政务服务、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双语服务水平,开展对社区工作者等人员的专业化外语培训; 3.拍摄译制双语或多语种城市国际形象宣传片及双招双引宣传手册,提升济南国际知名度。 国际友城花园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设计兼具国际性和艺术性,配备国际友城花园统一标识,打造成市民身边的特色主题公园,增添我市城市国际化氛围。 2.设置负责运营维护及安全的管理机构。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国际化社区、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对符合本条规定的双语标识及服务、宣传片等项目,给予5万元扶持引导资金。对符合本条规定的国际友城花园建设项目,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三)“类海外”宜学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我市可招收外籍人士子女入学的中小学和有留学项目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等项目。 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国际化元素,积极构建多语环境。 2.与国(境)外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定期与友好学校开展交流活动。 3.引进或自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国(境)外团组或人员外事接待活动,定期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国际礼仪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有留学项目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积极推广“留学济南”品牌,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定期组织在济留学生开展活动。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项目建设学校,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四)“类海外”宜医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济南市国际医疗服务标准化单位等项目。 济南市国际医疗服务标准化单位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建设主体是具备与从事国际医疗服务相适应的场所、人员、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医疗机构; 2.在国际医疗服务区域设置中英文双语的标牌标识,配备中英文介绍的医疗服务告示牌或服务手册; 3.可独立开展国际医疗服务。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项目,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五)“类海外”宜乐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国际文体交流活动、外籍人士之家、文娱信息多渠道发布等项目。 国际文体交流活动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项目充分体现国际元素,积极拓展文体交流活动平台,利用音乐、美术、摄影、武术等协会、社团,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2.活动侧重交流中外文化与弘扬正能量,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每次活动参与的外籍人士不少于5名,时间不少于1小时。 外籍人士之家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项目充分结合外籍人士聚集情况,定期举办特色活动,主要目的用于拓展文化空间,营造国际文化氛围; 2.建立外籍人士学习中文等中国文化和本市居民学习外语的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举办中外传统节庆文化交流活动,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积极促进本土居民与国际居民的文化、生活融合。 文娱信息多渠道发布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建设固定线上平台,定期发布侧重体现济南国际元素的相关休闲文娱信息,每月至少更新推送2次相关信息; 2.编制印刷相关休闲文娱信息手册,放置于国际化社区(街区)、涉外服务港等公共场所,每季度更新印制1次,每次印制不少于1000册。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国际文体交流活动、外籍人士之家等项目,给予2万元扶持引导资金。对符合本条规定的文娱信息多渠道发布项目,给予10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六)“类海外”宜融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市民国际素质提升、公益活动等项目。 市民国际素质提升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定期组织辖区内居民、学生、涉外场所工作人员等开展以外语能力、文化交流、国际礼仪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素养专题培训; 2.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培训,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时间不少于1小时; 3.注重效果评估,经过培训,涉外工作人员具备符合相应条件的外语会话水平。 公益活动项目的建设运行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项目充分体现外籍志愿者在语言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外籍志愿者成立国际化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公益活动; 2.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活动,每次参与的外籍人士不少于5人,时间不少于1小时。 对符合本条规定的市民国际素质提升、公益活动等项目,给予2万元扶持引导资金。 业务咨询 牵头部门:市外办 联系处室:市委外办秘书处0531-51702693
编辑:朱荷宇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工作动态】立足助企纾困,提升发展信心——槐... 02-09
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打造商事登记便利服务... 02-06
天桥区持续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品质魅力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