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推陈出新”谋突破
        ——莱芜区“十大行动”之改革创新
        发布日期:2023-02-01 09:25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22年,莱芜区改革攻坚,创新兴区活力迸发。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以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破解发展障碍、提升发展质效。用改革消除“堵点”,用创新打造“推进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改革蹄疾步稳 深入重点领域

        改革创新融入到营商环境各个方面,持续推动点上的创新和链上的优化。推行“1127”工作法,不断刷新项目审批莱芜速度,嬴城宏济堂中药生产等重点项目多证连发,“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呈常态化。

        持续推动“服务下沉”和“窗口前移”,190余项事项下沉街道(镇)或社区(村)办理,93台“泉智办”自助设备实现高频事项全域办、就近办。推出政务随心问等系列微改革,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

        创新推出商事登记“洽谈审批”新模式,采取“直面问题零距离,审批服务面对面”的审批方式,提前介入帮助企业、群众办理业务。

        创新推出开标评标“双不见面”新模式。2022年,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莱芜分中心累计开展项目交易达470次,交易总额超过56亿元。

        拓展专利权质押融资途径,引领优质创新型企业将“知产”变“资产”,2022年,全区新增专利权质押融资39笔,金额2.6亿元。

        莱芜区人社局推行全员柜员制改革,并被全市人社系统列为试点单位。纳税领域,从简、从快、从优做好退税服务,出口退税无疑点申请“当天受理,一日到账”,比全省平均进度快2.8天。

        聚焦创新主体 锻造创新载体

        2022年,全区共申请国家级科技项目6个,省级、市级科技项目43个,争取上级资金9000余万元;新增省级研发平台6家,完成目标任务的600%;连续2年成功获批全市唯一 一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人,引进外国专家10人。

        推荐163家企业申报(复审)高新技术企业,获批108家,新增75家,连续3年增幅位列全市前3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6家,是2020年的3倍。对上争取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3000余万元。全年共有411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再创新高。

        科技研发投入稳步提升。推荐指导200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研发财政补助资金,累计落实2021年度省市研发财政补助资金1800余万元。2021年全区研发投入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15.43%,占GDP比重达2.59%。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速。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7.2亿元,同比增长15%。

        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功能特色、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加强涉农平台建设。推动山东一品农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校企合作育人基地;新增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家。搭建院校合作平台。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在莱芜区设立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家,成功推荐2家企业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做实人才引育 提升科技服务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实施“梯队培育工程”,累计对上争取资金2660万元。

        1家企业获批国家“一带一路”外国专家人才项目,1人成为去年全市唯一一个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人才。4家企业获批“海右名家”产业领军人才,2家企业申报济南市外国专家工作室,1家企业争取市级科创资金50万元,2家企业申请人才项目股权投资2000万元。

        在科技服务方面,研究出台《莱芜区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等,鼓励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深入企业调研300余人次,提供科技服务事项200余项。项目申请由“审核把关”向“提前培育”转变,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对照条件找差距,建立台账抓服务,真正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