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
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时间再次刻下我们前行的坐标。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在波翻浪涌的2022年,历城区用如椽巨笔绘写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波澜壮阔的时代答卷——
这一年,只争朝夕的历城区,把积蓄的势能逐一绽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市场主体增长3.4%、总量达到21.7万户,均居全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可比增长6.8%,总量全市第三、增幅全市第二;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投资竞争力入围全国百强区第37位,列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
这一年,抢抓机遇的历城区,新旧动能转换的车轮飞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步伐铿锵有力。“两心四区五园”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呼之欲出,数字经济规模增长30%以上;“一院多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初现雏形,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一核一港两翼多联”的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乘势而上,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6亿元;服务业企业倍增计划发挥实效,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5家,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26亿元。
这一年,开放创新的历城区,深化改革的步履坚定稳健,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18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年度投资超过千亿元;推行100项高频事项“极简”审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9%以上,在全市率先开展项目先期联合验收。
这一年,人民至上的历城区,将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作为重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比例保持80%以上,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新建19处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7万个;唐冶三甲医院主体封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街道医保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
奔赴2023年!历城区将瞄准加快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目标“七箭齐发”,重点在7个方面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历城篇章。
瞄准坚决拉高标杆,发出高质量发展之箭——谋划推进279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额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开工62个新项目,储备洪楼步行街等98个项目。广泛开展黄河流域交流合作,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建设发展,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2%,推进小清河港至董家货运中心铁路专线建设。
瞄准做强主导产业,发出实体经济跃升之箭——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构建“上游算力支撑、中游数据研究、下游产业应用”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生物医药提质,加快12家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打造高端医药制剂产业园和智慧中医药产业基地,力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建设贸易物流中心,推动济南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设计、软件通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等细分行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00亿元。
瞄准打造魅力之城,发出高水平管理之箭——攻坚突破城市更新,推进洪楼广场、东风片区开发;加快启动全福立交东片区和宋刘村棚改项目。推动老城区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等非核心功能疏解,实施南全福片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策划启动7个保障房项目。全面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44条市政道路,完善新东站、内陆港、唐冶北等片区路网;完善洪楼等片区电网建设,推动董家等5个输变电工程,完成5个小区电力改造。
瞄准加快乡村振兴,发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之箭——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高标准规划建设港九美丽乡村先行区,精心筹划“五朵金花”片区、水美乡村二期、白云湖荷塘月色、“十里清河畔”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城乡融合,鼓励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全程托管”新路径,新增规模化经营土地1万亩。
瞄准推动绿色发展,发出黄河生态保护之箭——做好沿黄环境保护,推进黄河干流防洪建设,强化黄河干支流取水口监督管理,从严整治违规取用黄河水行为。统筹城乡生态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提高5%以上;实施1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清零。提升区域绿色生态:新建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古树公园等9处公园;实施2000亩森林抚育项目。
瞄准增进民生福祉,发出优化服务之箭——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000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50张,开展独居、失能等老年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00套,为840户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兴办公立幼儿园;深入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加快构建幼小初高一体化格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新建山大路、全福、唐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综合服务全覆盖,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瞄准守牢底线,发出防范风险隐患之箭——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持续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最大限度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全面强化城市安全,为15万户居民免费安装烟感报警器;组建“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性救援队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加强基层治理,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服务矩阵。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历城区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12-30
历城:奋楫笃行心如磐 “强区”建设起波澜 12-28
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锚定“走在前列”向更高... 12-27
历城区委编办:奋力谱写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篇... 12-15
历城区财政局:谱写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