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历城区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2-12-30 09:1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近年来,历城区切实扛牢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健全耕地保护工作机制,打出示范引领、创新监管、项目带动一系列组合拳,以创建耕地保护示范街道为抓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作物产量,努力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经遴选推荐,荷花路街道被评为“2021年市级耕地保护激励街道(镇)”“2022年市级耕地保护示范街道(镇)”,苌庄村被评为“2022年市级耕地保护示范村”。

        强化示范引领 健全三级“田长制”

        为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筑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防线,历城区因地制宜建立区、街道、村(居)三级“田长制”,不断完善全面保护、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体系,确保每一片耕地都有对应的监护人。

        逐级负责,属地管理。该区建立健全以党政同责、分级负责为核心的责任体系。依照行政管辖和土地权属,建立区、街道、村(居)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制度,逐级落实保护目标,夯实保护责任。建立区级主推、街道主责、村(居)落实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三级“田长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建成一点,带动一片。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历城区根据申报要求,层层筛选出符合条件、成绩卓着的荷花路街道和苌庄村争创全市耕地保护示范街道和示范村居,着力打造一批示范街道、示范村,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努力构建全区高质量耕地保护格局。

        考核激励,专款专用。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调动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印发《历城区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试行)》。根据耕地保护激励评价标准,全区每年评选出2个街道作为区级激励对象,对位于第一名、第二名的街道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资金奖励,以健全全区耕地保护激励长效机制。

        创新监管模式 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建立有效耕地保护机制,还要创新监管方式。历城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压实各方责任,立足职责分工,提高公众参与度,以各方合力织密织牢更为安全可靠的监管防护网络。

        织密耕地保护网。该区按照“上下贯通、省级统建、五级应用”的工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广应用“鲁地云”田长制应用场景,打造出“横向到边”的全域监管模式,构建起“纵向到底”的全员应用。通过333名区、街道、村(居)三级田长的定期巡查,实现对历城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全覆盖保护管理,编织起一张全区无缝式“耕地保护地网”。

        压实主体责任。历城区积极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各项政策,制作街道级和村(居)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保护标志牌301块。组织各级田长对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按时按量进行巡查,对于侵占耕地的各类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理”,坚决遏制在萌芽状态。规范用地管理,确保全年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目标考核任务。

        加强宣传引导。该区借助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在街道、村(居)醒目位置张贴耕地保护宣传标志、宣传画、宣传语,利用大喇叭、流动车、村委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工作。联合区司法局、街道开展“送法下乡”和“法润自然”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群众成为耕地保护的生力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共同保护、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加强项目带动 实现耕地量质齐升

        历城区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耕地质量与智慧农业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建设,精心布局一批绿色农业科技项目,促进农业各种要素融合发展,实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该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历史性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立项一批能够产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土地整治项目,做到“快整治、快验收、快入库”。协助指导荷花路街道与山东黄河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引入社会资本,为耕地保护助力添劲。在街道全域范围内开展土地全要素综合整治,结合街道整体规划和各村定位,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将零碎“小田块”整理成“大田块”,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200余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000余亩,实现高产稳产,守住了粮食生产命根子。

        以项目为依托,发展科技智慧农业。在荷花路街道以黄河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为依托,打造富硒水稻基地,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引入小型气象站、虫情测报仪、靶向病虫害防治系统等智慧农业设备,实现病虫害精准测报、大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从而提高农作物生产智慧化水平,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建设育种基地,种植小粒香、润农303稻米、早粳1号、圆发稻5号,通过成长期记录试验数据和土壤养分情况,择优确定最优品种。2022年,主粮总产量约8300吨,较之前种植小麦总产量7200吨,主粮总产量增长15%,实现主粮增粮又增效。

        精准挖潜后备资源,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该区结合国土“三调“数据及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先后完成国家下发的884个未利用地图斑的宜耕性评价工作,建立历城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并充分征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和林草等部门意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形成并提交了最终论证意见,可适时进行开发利用。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