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中区法院一事例一案例入选 | 山东高院工作报告中的“济南元素”和“市中元素”
        发布日期:2023-01-31 08:30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报告摘要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司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广饶县法院等5个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事例回放

        2022年以来,济南市中区法院心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通过实施五大工程,聚心、聚情、聚力、聚能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百姓心坎上,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一是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成立“向未来”“正青春”“追光者”三个青年理论学习实践小组,开展“请党放心,先锋有我”亮诺践诺活动,被省委政法委确定为联学共建基地,“天平之光”党建品牌在全省法院创新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七贤法庭党支部荣获“全省法院党建与业务融合诉讼服务优秀党支部”称号。

        二是实施“暖心诉服”工程。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立“小柿暖心办”诉服团队,出台十项服务承诺,优化服务流程,提供“肩并肩”式贴心服务。“小柿暖心办”诉服团队荣膺全市法院首届“先锋法官团队”。

        三是实施“暖企惠民”工程。开展“小微大爱”“暖企惠民”“泉城清薪”“泉润桑榆”等专项执行活动,执行到位金额总计7000余万元。“预拘留”案例入选山东省“诚信兴商”十大执行典型案例。

        四是实施“护航成长”工程。选任12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大手拉小手”、共护“格桑花”等法治宣传教育33次;高度重视反家暴工作,建立“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发出42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五是实施“平安伴行”工程。精准打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审理的电信诈骗案入选最高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报告摘要

        济南法院审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利进行,促进邻里和睦相处。

        案例回放

        【基本案情】该案系邻里间因加装电梯引发的民事纠纷。四名原告与四名被告为同一栋楼的邻居,该栋楼位于某老旧小区,仅设有步梯。经该幢全部17户全体业主商议表决后,13户业主同意加装电梯,由于增设电梯已获得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经过公示、备案、批准等审批程序,2022年3月,该栋楼加装电梯的施工得到了行政许可。2022年4月,电梯加装工程开始勘测施工,但一楼业主却突然以加装电梯影响低楼层采光、通风、隔音等为由,阻挠电梯施工,且采用占工地的方法强行阻拦改造施工,致使该栋楼污水管道及弱电管道与加装电梯用地重叠,由此产生货运费、误工费、加装电梯改造污水管道及弱电管道费等费用共计2万余元。工程全面停工,电梯加装完期无望,该栋楼的四名业主遂以排除妨碍纠纷为由,将一楼的四名业主诉至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要求判决第三人即电梯施工方能够继续该栋楼的电梯改造工程,并由被告方赔偿相应经济损失。【裁判结果】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栋楼增设电梯已依法征得相应比例业主同意,且原告举证了加装电梯的整个民主决策过程,包括材料申报、意见征询、结果公示、登记备案等,因此加装电梯手续充分、符合规定。经调解达成以下协议:由高楼层用户共同给予被告一定补偿,被告承诺不再阻挠施工并积极配合。【典型意义】“友善礼让”是“六尺巷”文化的精髓,也是邻里关系的最佳注解。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是老旧小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院通过明确低层住户对加装电梯的适度容忍义务,保障了高楼层住户的通行方便,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对于维护小区团结互助具有积极意义。其他济南元素

        报告摘要

        发挥济南和青岛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制度,保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保护等案件3126件。

        事例回放

        1997年,济南中院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在全省率先开启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道路。2017年9月,经最高法院批复揭牌成立济南知识产权法庭,开始跨区域管辖山东中西部十市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近五年,济南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378件,结案21154件,始终保持全省办案数量第一、审判质效第一,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数量第一。先后依法审理众多涉及科技成果、知名品牌案件,共有9件案件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21件案件入选“全省10大知识产权案例”,其中“高原骑兵连着作权案”“路由器方法发明专利案”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寿光德瑞特公司诉博盛种业公司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入选全国种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航天长征公司诉西鲁化工公司专利权权属纠纷案”参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知识产权审判“智能3D证据”管理新模式》入选“山东法院司法改革五年典型案例”候选案例,2022年4月在全国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侵权专项会议上济南中院作为法院系统唯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济南知识产权法庭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次,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竞赛活动优秀庭室”等荣誉称号。

        报告摘要

        加强破产审判工作,设立济南和青岛两处破产法庭,推动省市府院联动机制全覆盖,审结破产清算、重整案件2832件,化解不良资产7000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300亿元,切断担保圈债务额4300亿元,安置企业职工18.5万人。

        事例回放

        济南破产法庭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立足高标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均衡收结案等核心指标,提高破产审判质效。抓紧抓实新收案件的办理和长期未结案件的审结,2022年,受理破产、强制清算案件36件,审结破产、强制清算案件31件,累计盘活企业资产2.4亿元,化解企业债务54.65亿,切断担保圈1.62亿元,妥善安置职工215人,释放土地61.68亩,释放房产7851.42平方米。充分发挥破产重整救治功能,坚持“破”中有“立”,积极引导破产企业走破产重整的路径。批准德佳控股公司、山塑公司等8家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妥善安置职工120余人,清偿职工债权近1000万元。

        二是完善以竞争方式选任案件管理人,持续优化管理人工作机制。先后制定《破产管理人工作指引》《管理人工作评价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以轮候随机选任为主、竞争选任为辅的选任方式,积极探索债权人和债务人推荐、债权人和相关部门联合选任管理人的创新型机制。三是打好“府院组合拳”,巩固府院联动工作成果。承办全市法院司法服务保障金融发展座谈会,邀请省银保监局等16家驻济金融监管部门等就金融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探讨。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破产企业不动产处置工作协调会,形成《关于进一步联合做好破产企业不动产处置工作的相关意见(征求意见稿)》。与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就破产案件数据共享进行交流座谈,初步建立“税务-破产”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涉破产企业税收征管水平。

        报告摘要

        涌现出钱继红、亓民川、张永杰等一批新时代的先进典型,展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亮丽风采。

        事例回放

        亓民川,现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城西法庭庭长。在基层做法官28年,审结案件5000多件,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办案标兵”、“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政治立场坚定,不忘百姓民意。刚踏入岗位时,他被安排到偏远的山区法庭,条件艰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一次,一位大娘找到法庭,情绪激动,原来他的儿子因交通事故死亡,事故涉及的多家单位和个人相互扯皮拒不赔偿。亓民川立即给大娘办理了立案手续,依法申请减免诉讼费,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他求真务实巧判案,以调解促成合作。城西法庭驻地有两个纳税大户,涉及6个案子,争议总额近4000万元。他仔细研究案情,确定了“以调解促合作”的思路。经过反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又经过1个多月的磋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他视名利谈如水,视事业重如山。在审理一起离婚案时,双方对共同财产的争议较大,法庭启动财产评估程序。被告先是送现金,后又打电话威胁,这样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他认真履行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法治情怀和奉献担当。

        报告摘要

        济南法院、济南铁路法院圆满完成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试点成果被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吸纳。

        事例回放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济南作为山东唯一试点城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济南法院在最高法院、省法院指导下,坚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按照“规则引领、诉源治理、简案速裁、优化资源配置、全流程网上办案”五位一体的思路,扎实推进落实五项改革任务。济南中院研究制定“1+5+2”制度规范,即1套《实施方案》、5项《操作规程》、2项配套制度。各基层法院制定试点工作配套制度40余项。完善简易程序适用规则,推广简式文书。

        相比试点前,济南法院审判质效显着提升,一审民事案件结案率上升6.16个百分点,平均办案周期缩短64天,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明显增强。制定的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实施细则,民事诉讼法修改时予以吸纳参考。制定电子送达18条操作规程,完善电子诉讼规则,为《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常务副院长贺荣对济南法院改革试点工作予以高度评价。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动态》推广济南法院做法,《人民法院报》头版两次专题报道。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山东法院司法改革这五年”典型案例。

        报告摘要

        济南法院审结敦骏公司诉腾达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案,系全国首例“网络通信领域实施方法专利权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推动明确了该领域专利侵权裁判标准。

        案例回放

        【基本案情】原告敦骏公司是名称为“一种简易访问网络运营商门户网站的方法”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该专利涉及一种简易访问网络运营商门户网站的方法,是一种强制(Portal)业务技术。原告认为被告腾达公司制造、销售的W15E、W20E、G1等多款商用无线路由器侵犯原告涉案专利权,业务用户使用被控侵权的路由器访问网络运营商门户网站时,再现了原告主张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全部技术方案,并且销售范围广、销量多,给原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如果被诉侵权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将专利方法的实质内容固化在被诉侵权产品中,该行为或者行为结果对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被全面覆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实质性作用,也即终端用户在正常使用该被诉侵权产品时就能自然再现该专利方法过程的,则应认定被诉侵权行为人实施了该专利方法,侵害了专利权人的权利。本案中,业务用户使用被控侵权的路由器访问网络运营商门户网站时,再现了原告主张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全部技术方案,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判决被告腾达公司立即停止制造、许诺销售、销售涉案的路由器产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包括合理费用共计500万元。

        【典型意义】本案确立了涉及网络通信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的侵权认定标准,入选最高法院第28批第159号指导性案例。网络通信领域具有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多方协作、持续创新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绝大多数发明创造只能撰写成为需要多个主体参与实施的方法专利。这些方法专利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都是以软件的形式安装在某一硬件设备中,由终端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触发软件在后台自动运行。从表面上看,终端用户是专利方法的实施者,但实质上,专利方法早已在被诉侵权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得以固化,终端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再现的专利方法过程,仅仅是此前固化在被诉侵权产品内的专利方法的机械重演。因此,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人制造并销售被诉侵权产品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专利方法被终端用户所实施。

        编辑:武峰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