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7,同比改善4.9%;优良天数比率为65.5%,同比增加了2.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5%。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无五源共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深化工业源治理。狠抓氮氧化物减排,持续巩固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及各类炉窑整治改造成果。强化工业扬尘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混凝土行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聚焦源头替代、全过程封闭,提升VOCs治理水平,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开展重点区域异味集中整治工作。二是协同推进燃煤源和扬尘源治理。协同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持续开展低空排烟设施清理取缔,对重点燃煤单位开展煤质抽测,科学规划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协调住建、城管部门,加大建设项目、城乡道路等扬尘污染巡查力度,督促提升污染精细化管控水平。三是强化移动源监管。持续开展在用车路检路查和集中停放地抽测,加强排放检验机构监管。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等措施,严查冒黑烟、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夏秋季油气泄漏专项监督检查、检测工作,实现加油站年度检查全覆盖。实施老旧汽油车报废更新资金补贴政策。四是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实施以绩效分级为基础的差异化管控,组织对有绩效等级提升意向的企业和绩效等级现状较低的重点企业逐一现场帮扶,实现重污染天气应对科学化、精准化。按时完成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差异化管控。五是强化精准管控。深化数据分析研判,及时提出管理对策建议。健全高值区“识别推送-排查反馈-及时消除”的闭环管理机制,抓好高值点管控。每月对区县(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名落后区县进行预警督办,帮扶长期排名落后区县改善进位。
编辑:朱荷宇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三个一”,打造“全... 07-20
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三个一”,打造帮办... 07-20
【工作案例】平阴县自然资源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 12-21
济南市人民政府对省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