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济南将打造市民专属气象台
        将提供感冒、中暑、一氧化碳中毒潜势等健康气象服务
        发布日期:2022-12-22 09:17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济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济南将打造市民专属气象台,开展气象条件与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提供感冒、中暑、一氧化碳中毒潜势、紫外线等级、飘絮预报等健康气象服务。

        《意见》提出济南气象高质量发展2025年的近期目标和2035年的远期目标。到2025年,地面气象观测空间布局提高到5公里、重点区域提高到3公里。建立空间分辨率1公里、重点区域百米级,时间分辨率1小时、重点区域分钟级的精细化气象要素网格预报业务,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超过45分钟。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5分以上。济南气象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济南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济南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气象综合实力在副省级城市中领先,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稳固。

        《意见》提出,补强气象基础设施短板,夯实济南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开展空间分辨率精细覆盖街道(镇),进一步覆盖城市管理网格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升气象精细服务能力,构建“云+端”气象服务。

        《意见》提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应对气象灾害有准备的城市。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落实极端天气约束性停工停课停业停运等防灾避险制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畅通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电视台、电台、城市大屏、公交电视、地铁电视、出租车LED广告牌等滚动播出,提升灾害性天气精准、快速发布和面向全城市民的快速覆盖能力。

        《意见》提出,强化气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助力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崛起成势。对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重点园区开展气候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完善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相匹配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建立大宗粮食作物和章丘大葱、平阴玫瑰、莱芜生姜、历城草莓等特色经济作物气象致灾指标。

        同时,发展“农业气象+保险”服务,开展粮食、果蔬等领域气象保险指数服务。打造市民专属气象台,开展气象条件与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提供感冒、中暑、一氧化碳中毒潜势、紫外线等级、飘絮预报等健康气象服务,以及泉水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花期观赏等旅游气象服务。推动设立黄河流域气象产业创新研究院,引入国家级气象产业研究机构和气象产业资源,重点推进以金融、保险、能源为代表的气象信息产业。

        《意见》还提出,建立“山泉湖河城”生态气象保障体系,支撑生态宜居泉城建设。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科技创新高地。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