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济南市发改委等部门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注重解决企业“发展之困”,积极优化投标保证金管理制度。11月底,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投标保证金管理制度的通知》,多措并举持续降低投标保证金标准,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减免保证金收取。鼓励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项目招标人降低投标保证金收取比例,由最高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降为最高不宜超过项目估算价的1%。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采用信用承诺制,鼓励招标人免收投标保证金。
二是丰富保证金缴纳方式。大力推广保证保险等非现金担保应用,鼓励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优先采用保证保险方式缴纳,明确招标人不得拒绝使用保函保险等非现金方式提供担保,切实做到企业有100%自由选择权,有效提高了交易便捷度,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三是完善平台功能提供便利化服务。交易平台积极增设电子保函等服务,通过设立开放式电子平台,已实现与3家第三方电子保函平台的对接,可支持15家金融机构全流程电子化开具保函,实现系统申请、在线出单、自动推送、快速验证等功能,实现了投标企业“零跑腿”、保函快捷网办“零等待”、企业公平公正交易“零顾虑”。据统计,2022年9月,全市共计971个招标投标项目办理了电子投标保函,累计完成电子投标保函3708件,为1327家投标企业释放投标保证金达4亿多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下一步,济南市发改委将认真落实便民惠企方面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编辑:曹丹丹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投标保证金管理... 12-14
“揭榜挂帅”重点改革任务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标投...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