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定位为该市重点发展和集中攻坚的支柱产业,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拥有齐鲁制药、华熙生物等各类医药企业超过3000家,持有生物药品批准文号1300余个,居全国首位。2021年6月,济南市发布《济南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十大专项行动方案》指出要积极推荐生物产业集群申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泉城海关对接地方发展战略,立足海关职能,积极落实海关总署促外贸保稳提质10条措施,强监管,优服务,推动辖区医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一、以精准监管为目标开展进口医疗器械监管。靠前服务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等省市重点医疗康养项目建设。有的放矢地开展进口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对无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夹藏夹带、伪瞒报、附带压力容器、电源制式、以旧充新等关键要素靶向监管。依托“链上自贸”数字化平台,构建自贸区进口医疗器械电子化监管体系,实现全程监管和精准追溯。对申报为科研测试但不用于人体诊断、治疗的进口医疗器械,不需药监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免于医疗器械注册证验核。根据企业分布、进口计划等因素统筹规划医疗器械查检时间,提升查检效率,实现进口医疗器械查检“零延时”。今年以来,共查检监管医疗康养领域进口医疗器械236批、货值3.6亿元,查发不合格医疗器械9批、货值1030万元。
二、以优化监管为手段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深入辖区重点生物医药企业调研,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现场解答企业在特殊物品通关方面的问题和诉求。聚焦企业需求,施行快速通关、简化审核作业等便捷举措,加强事前评估和事后追溯,对低风险特殊物品实行“分批核销、即查即放”,高风险特殊物品实行“提前预约、即时监管”,提高通关效率。推出预约服务,开通进出口特殊物品检疫审批“绿色通道”,全力压缩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间,平均检疫审批时长2天,较规定时限缩短90%。推动生物科技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特殊监管区域税收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打造自贸区生物医药研发设计中心。推动章锦综保区生物人工肝项目发展,为首批C3A人工肝细胞运抵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办理海关手续。近期企业研发的生物反应器装置已顺利出区并投入临床治疗。
三、以技贸研究为抓手推动“美丽经济”走出国门。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持续跟踪美国联邦食药及化妆品法案(FFDCA)和欧盟化妆品法规最新技术要求,助力龙头企业华熙生物成功建设国家级“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量身打造“一站式”便利化措施,充分发挥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无纸化申报、自助打印、智能审单等改革措施叠加效应,让企业更便捷享受关税减让红利;加强重点环节现场监管,紧盯化妆品原料生产过程、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指导企业学习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助力企业壮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拓展产品深加工,打造延伸全产业链条。今年以来,济南市出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12.8万吨,同比增加187.7%;货值3828万元,增长285.9%。
编辑:杨凯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高校+企业”紧密产学研联动 推动绿色生物制... 11-28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持续落实好... 10-28
高新税务:推动社保费缓缴政策精准落地 10-08
命运与共行大道——习近平外交思想推动人类发展...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