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优化营商环境 | 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四个强化” 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1-09-28 13:48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要求,为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司法获得感,紧扣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通过做好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审判质效、强化诉讼服务、强化机制创新“四个强化”,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最优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市中区法院已连续5年结案总数、法官人均结案数在全省法院排名前7,法官平均办案天数43天,同比减少28天,小额诉讼适用45.67%,庭审直播数6756场次,均在全省法院位居第1。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

        9月23日,市中区法院召开“营商环境创建府院联动暨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提升行动推进会”,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向辖区13家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成员单位,通报了市中区法院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个指标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传达了济南中院与市级各成员单位达成的“专窗通办”会议纪要意见,同各专班成员单位,就共同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服务辖区企业提供更优政策和服务展开交流。

        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市中区法院始终强化组织领导,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成立“一次办成”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总指挥,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一把手”工程;紧盯优化营商环境中法院牵头的三项指标,成立“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三个指标专班,同时成立“工作督导专班”,强化日常安排和督促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根据院党组要求,市中区法院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相继出台《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理破产水平的实施方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提升保护中小投资者水平的实施方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行合同水平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各方面、全过程,为建设辖区最优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强化审判质效,把审判职能发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快!真是太快了!没想到在诉前没花一分钱就把事儿解决了!”交通银行的代理人禁不住感叹。

        9月24日,市中区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赵同庆法官通过集中开庭的方式,对涉及辖区内广发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五家银行,标的额从1000元到40余万元不等的30件信用卡案件进行集中诉前调解。

        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8点,30件案件全部结案,其中6起案件的被告人当场依约履行了还款义务。

        为让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市中区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将市场主体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源头。在17个街办设立诉调工作室,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院内诉前调案件委派调解力度,形成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格局。同时加强行业调解,与金融联合会、工会、交警队合作设立相应的行业调解中心,由相应部门派员常驻法院参与诉前化解。其中,仅劳动争议一项,今年就有110余件案件通过我院与工会设立的“彦召支招劳动争议品牌调解工作室”诉外化解。

        积极推进诉前调解仅仅是市中区法院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一个缩影,市中区法院紧紧围绕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的目标,再造全新办案流程,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在“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案件分流机制下,市中区法院构建了“简案速裁、普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的审理模式,确保审判质量高、效率快、效果好,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跑出司法“加速度”。

        三、强化智慧诉服,为优化营商环境快速解纷插上科技翅膀



        “现在开庭!”随着市中区法院周晓法官敲下法槌并宣布开庭,一起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当事人及双方代理律师出现在市中区法院互联网法庭大屏幕上。

        该案的原告代理律师开庭当天在北京有其他工作安排,无法亲到济南开庭,于是便申请进行互联网庭审。被告律师虽在济南,但鉴于互联网开庭非常方便,也决议通过互联网参加庭审。

        仅用了10分钟,双方当事人便当庭视频面对面达成调解协议,庭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济南市首个互联网法庭,借助互联网庭审系统,市中区法院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互联网庭审是市中区法院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的成果之一,市中区法院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市场主体少跑路,大力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确保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上立案、在线送达、在线查询电子卷宗、在线庭审等便捷服务。

        立案阶段着力提高立案便利度,依托山东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山东移动微法院等网络终端,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确保线上立案24小时“不打烊”;开通跨域立案通道,推动诉讼跨区域远程办理、联动办理,解决异地诉讼难题,减轻市场主体诉累。

        开发济南市首个在线“综合调解平台”,与人民法院分调裁系审系统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功能全面对接、数据适时互传,可以一键分案、批量导入案件、人像认证、云上调解、多端互联,支持面对面调解、背靠背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提供短信送达、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文书自动生成、在线电子签章、证据在线提交、争议焦点梳理功能,目前平台已纳入4个调解组织,开通管理员、调解员账号共计80个,大大提升了调解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了调解的质量和效率。

        四、强化机制创新,打造买卖合同专业化法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真的太感谢了,谢谢法官化解了我们之间的纠纷”,拿到货款后,当事人张某激动地说道。

        被告王某是某建筑工程负责人,原告张某长期为王某提供混凝土材料,二人因业务往来结识后,关系一直很要好。但今年初,二人却因一笔拖欠的80余万元货款产生了纠纷,张某便将王某诉至市中区法院陡沟法庭。法官收到案件后,积极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从情、理、法多角度理性引导,基本形成调解意向,便决定加大调解力度。经过反复沟通,双方同意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货款。收到调解协议书,张某和王某握手言和,并表示今后还将进行业务往来。

        “买卖合同案件涉及的大多是生意人,‘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因此,在这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更要以最快速度、最少收费来解决,争取让双方的生意买卖不会因为法院的诉讼而耽搁,并尽力促成双方案结人和。”陡沟法庭庭长张来安说。

        为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早在今年年初,市中区法院就将陡沟法庭设置为买卖合同专业化法庭,专属审理市中辖区涉诉的买卖合同案件。陡沟法庭充分落实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举措,打造买卖合同纠纷速裁、快审、专审、精审一体格局,既缩短了办案时间,也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费用,真正实现了繁简分流。今年以来,陡沟法庭已经审结买卖合同案件419件,各项质效指标较去年全面向好。

        编辑:梁爽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