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泉城海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作为,深入政策研究,将推动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优化本地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找准点、理顺线、扩大面”,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全市各区县(功能区)重点企业的海关法制宣传、通关业务政策宣讲。目前已完成12个区县(功能区)专题宣讲全覆盖,惠及4000余家外贸企业、30000余人。
一、“找准点”,靶向推动
一是主动致函对接济南市各区县政府、功能区管委会,强化同相关对口单位日常联络机制,征求政策宣讲需求56项。二是依托海关统计数据优势,对各区县、功能区外贸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各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情况,开展海关数据、产业发展等大数据比对,找准各区县的优势短板。三是抽调法制、通关、保税、企管等条线业务骨干10余人组建政策宣讲专家服务队,就法制宣传、通关实务、跨境电商、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企业备案管理等需求,靶向推送、内外结合,力促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行业产业优势。
二、“理顺线”,合理安排
一是统筹各方需求,精心谋划宣讲方案。将济南市开放型经济高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济南综合保税区、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等平台集中叠加的高新区列为第一站,将具有跨境电商发展特色的槐荫区、外贸基础较好的历城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首批宣讲对象。二是结合外贸形势,为地方政府纾难解困。将5-7月作为年度海关政策的集中宣讲月,组织统计分析专家小组对上半年外贸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影响济南市进出口放缓的症结,积极培育扶持新注册企业,为济南市外贸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扩大面”,力求实效
一是丰富宣讲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政策宣讲,线上采用“直播+微信推送”,线下采用宣讲会、圆桌会开展面对面授课交流。据统计,集中宣讲期间,各区县、功能区4000余家外贸企业、30000余人参加宣讲培训,实现了我市主要进出口企业政策兜底覆盖,达到“惠千企、济万人”效果。二是形成长效机制。加强与高新区、历城区、槐荫区等区县(功能区)联系配合,就签订关地战略合作备忘录达成共识,对中国重汽、浪潮集团、太古飞机等重点进出口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编辑:杨凯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济南这场“国字号”盛会点燃了企业发展“中国智慧” 09-26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助管理办法 09-23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