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工作要求,依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以下简称《检查指标》),现就我市2020年第三季度检查和监管工作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开展政府网站全覆盖监管检查
对照《检查指标》,以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为底数,我市对62个政府网站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发现存在空白栏目、内容更新不及时、文字表述不规范、异常链接等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形成《政府网站检查结果信息表》。
同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对政府网站监管工作的考核标准,我市对政府网站履行开设关停程序、及时纳入监管以及年度报表发布规范性等方面情况开展了检查,发现存在政府网站未纳入监管、域名不规范、网站未及时关停等问题,根据检查结果形成《政府网站监管工作信息表》。
(二)政务新媒体基本情况
此次排查共下发通知62个单位,覆盖了全市的12个区县(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6个直属功能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高新区管委会、莱芜高新区、南部山区管委会、自贸区济南片区管委会、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44个市直部门。截止目前,共排查市本级政务新媒体261个,区县政务新媒体349个。
经排查,在代表主体为市本级的261个政务新媒体中,涵盖新浪微博平台53个,微信订阅号、服务号129个,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搜狐号、抖音、新浪看点、小程序等互联网常见第三方新媒体平台75个,政务类服务功能APP客户端4个。对照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市本级47个不合格的政务新媒体经整改后全部合格,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市直政务新媒体检查结果信息表》。在区县349个政务新媒体中,涵盖新浪微博平台28个,微信订阅号、服务号245个,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搜狐号、抖音、新浪看点、小程序等互联网常见第三方新媒体平台67个,政务类服务功能APP客户端9个。区县50个不合格的政务新媒体经整改后37个合格,其余13个正在积极整改,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区县政务新媒体检查结果信息表》。
排查数据显示,济南市政务新媒体发展迅速、运行良好,已逐渐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在传播政府声音、开展政策解读、回应市民关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主要问题
(一)网站检查发现的问题
1.存在空白栏目。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网站存在空白栏目问题。
2.内容更新不及时。钢城区、南部山区、莱芜高新区、市民政局、市城管局网站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问题。
3.文字表述不规范。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网站存在不规范文字表述问题。
4.异常链接。市国资委网站存在异常链接问题。
5.网站未纳入监管。因机构性质暂未确定,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未及时纳入监管。
相关单位已将上述5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6.域名不规范。济南市人事考试中心、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存在域名使用不规范问题。经过整改,市人事考试中心域名调整为http://jnhrss.hcydwl.com/col/col41069/index.html,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域名已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将于近日完成整改。
7.网站未及时关停。章丘区教育局、体育局、莱芜高新区存在网站已报关停却未关停问题,目前相关单位已关停网站并着手迁移网站内容。
(二)政务新媒体检查发现的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目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在政务新媒体工作的组织领导、岗位编制、经费保障、考核监督等方面与门户网站建设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个别部门没有根据自己的职能特点,制订相应的新媒体工作制度,未将新媒体作为政务公开与网民互动办事的重要渠道。
2.队伍建设方面。受制度层面制约,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新媒体运营团队,未做到专人专岗,人员流动较大,专业素养较低,造成所建新媒体内容空洞,形式古板,针对性不强。
3.功能建设方面。我市2019年机构改革后,不少单位在机构合并后仍存在多个新媒体同时运行,未及时撤销的原政务新媒体停止信息更新等情况。有些区县政府的政务新媒体由区县委宣传部运维,在发布内容上存在“重新闻轻服务”“重宣传轻互动”等情况。
4.协调发展方面。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深入和群众网上参政议政意识增强,“微博、微信矩阵”联动发声成为“大势所趋”,而我是尚未建立比较完备的部门联动机制。从排查情况看,各单位“两微一端”作用发挥参差不齐,如文旅、公安、公积金、生态环境、教育等部门政务新媒体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有的单位政务新媒体则提升迟缓。
此外,个别单位因机构改革等原因,还存在原单位所属新媒体号至今尚未关停的问题,我市正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完成相关新媒体好的注销流程。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强新媒体统筹整合,打破发展不平衡局面
取消一些与民生关注点较远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消除“僵尸新媒体”对政府机构的负面影响,统一由济南市政府官方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头条号)集中发布。强化全市政务新媒体季度排查通报机制,建立加分制度,对有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且维护较好的单位部门予以加分。建立全市政务新媒体考核机制,依托山东省政务新媒体备案系统及济南市政务新媒体矩阵管理平台,定期对全市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数据采集,将考评结果及整改建议定期汇编成册,并通报各部门,有效推动我市政务新媒体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二)加强矩阵体系建设,完善政务新媒体功能
一方面注重线上线下沟通互动,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另一方面重视线下解决好实际问题,加强与12345市民热线和相关办事部门的沟通配合,打通市民办事“最后一公里”,让政务新媒体不仅“有温度”,更要“有作为”。
(三)推进可持续发展,创新政务新媒体管理
一是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双过硬的专职人员队伍。二是采取培训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全市新媒体工作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讲解政务新媒体传播特点和发布技巧,培训新媒体管理的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同时加强新媒体工作人员交流学习,树立典型,分享经验。三是鼓励各单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团队,进一步提高新媒体运营水平,不断增强新媒体的传播力、互动力、服务力、影响力。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百姓参事”携手贡献2万余“金点子” 12-04
《济南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11-18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领导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