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10000418859XL/2022-012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组配分类: | 省政协提案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22-08-11 |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应对“虹吸效应”,加快推进强省会建设的提案》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口岸物流办、市民营经济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0年6月3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2020年7月2日,省会经济圈工作部署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全面启动。2021年2月6日,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推进会暨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迈出新步伐。2021年7月17日,《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济南市充分发挥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细化推进路径,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事项、重点项目,省会经济圈建设成效显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科技协同创新。成立省会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汇集7市各类创新主体500余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作用,与圈内17所高校签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协议,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500余项,挂牌项目697宗,成交金额31.4亿元。推动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科技金融大厦先后在淄博、聊城建立分中心,共建共享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加快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借助“中科系”院所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面向圈内其他6市开展协同创新等全方位合作,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高端科研机构在圈内城市建设分支机构,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5市布局设立分院,山东大学建设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齐河产业园,山东工研院在淄博、泰安、滨州分别设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二)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研究制定《济南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总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联合制定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依托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实施省会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共享工程,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引领作用,聚焦确定性网络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方面,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已建设完成覆盖7市的确定性网络,为省会经济圈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截至目前,省会经济圈7市培植壮大“十强产业”雁阵集群38个、领军企业58个,培育打造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28个、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省会经济圈民营经济金融合作论坛举办,深化商会合作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及企业间金融合作。济南市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编制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30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省会经济圈各市民营企业协同发展。实施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聚焦符合十大千亿产业发展方向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基础好、创新活力足、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实施精准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民营企业扩规模、上台阶。设立民营企业服务站,配备“首席服务专员”,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四)深化文化旅游合作。完善文旅一体化工作机制,举办2021年省会经济圈文旅合作发展座谈会,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先后成立省会经济圈阅读推广、博物馆、文旅推广等联盟,成立文化旅游联合执法联络小组、研学旅行促进会、文创发展工作委员会等专项组织,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共同开展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省会经济圈城市中小学生“书香妙笔”征文大赛、“泉荷奖”优秀美术作品评比展览、沿黄九市自行车赛、围棋锦标赛等活动,组织开展博物馆馆藏交流展览。共同搭建宣传平台,省会经济圈文旅宣传平台和中华文化枢轴文旅宣传平台成功上线,省会经济圈文旅会客厅在西客站、印象济南、融创文旅城设立。共享文旅同城待遇,济南、聊城、德州、东营相继推出国有景区门票联动优惠政策,济南公园通游年票、泰山登山卡、聊城旅游交通一卡通均已面向圈内各市开放销售。
(五)发挥枢纽经济作用。充分发挥济南枢纽聚集大量要素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启动济南市口岸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海关、保税等各类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组织召开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物流座谈会,积极构建互联互通的“省会经济圈物流网”。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进出口环节验核监管证件已由86种减少至46种,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69%、91.7%,“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100%。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济南为核心,省会经济圈各市为支撑,加快构建构筑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一体化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时经济圈”。全力推进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建设和济滨、德商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轨道交通6号线;推进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全力推进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合力推进省会经济圈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持续优化现有城际公交线路站点设置与班次安排。
(二)推进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省会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作用,持续推动“1+6+N”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各市设立分中心。加快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借助“中科系”院所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面向圈内各市开展协同创新等全方位合作。加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单项冠军等重点产品等攻关协作力度,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重点技术和产品生态体系建设。鼓励各市积极参与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齐鲁科创大走廊、中国算谷、中国氢谷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共同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
(三)推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围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支柱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梳理链主和龙头骨干企业、主要配套企业、锻长板重点领域、补短板突破环节。引导7市错位协同发展,探索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培育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组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组织开展各市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对接会,加强生物医药企业、院校、园区合作交流活动。积极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形成“济南总部+周边基地”“济南研发+周边制造”的共赢发展格局。
(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围绕“综合实力、发展质效、发展活力、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推动实施主体培育、产业升级、创新引领、人才强企、融资促进、环境优化等六大行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推进产业链在省会经济圈延伸合作,支持链主和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鼓励中小企业精耕细作。组织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交流大会暨2022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第十五届中国(山东)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2022济南地产品展示交易会暨省会经济圈优质产品展,聚集圈内各市高端智造、医疗康养、数字赋能等产业领域,开展优质产品展示推介活动,搭建圈内各市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平台。
(五)推进文旅深入合作交流。以“好客山东·齐风鲁韵”为主题,持续推进文旅一体化工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打造高端研学游、自然风光游、生态游等精品文化旅游路线。成立省会经济圈画院联盟,联合举办文旅促销、专业画院优秀作品联展、航拍大赛等宣传推介活动。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旅游同城待遇,联合拓展客源市场,推进文旅产业协同繁荣发展。高水平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实现省会经济圈城市图书馆资源共享,读者借书通借通还。加强馆际交流,推动省会经济圈内博物馆联动共享。
(六)推进物流经济协同发展。加快存量提升和增量补短板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5G、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生物识别和无人机等技术在物流领域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信息跨部门、跨平台、跨区域互联互通和政务、商务功能有机融合,推动供应链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推动通关时效达到全国同类型口岸先进水平,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持续保持100%。
(七)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专科联盟建设,加强技术合作,推进联盟急救网络标准化、一体化发展。开展劳动教育教学、课程、实践等方面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办学校劳动教育论坛。建立济南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平台和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推进省会经济圈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召开省会经济圈康养示范基地交流对接会、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成果展。全面取消圈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推进“社保待遇资格静默认证平台”协同联动,加快社保卡“一卡通”建设进程。
感谢贵委对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相关阅读
全市廉洁文化建设推进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01-05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01-05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加强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