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59XL/2022-01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组配分类: 建议和提案总体情况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2-12-11
        济南市人民政府2022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2022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共承办省政协提案7件,公开7件,已全部办结,满意率均达100%。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府负责承办的提案共568 件。其中,城乡建设方面95件,占16.7%;科教文卫体方面145件,占25.5%;社会法治方面109件,占19.2%;经济发展方面199件,占35.0%;生态环境方面20件,占3.5%。提案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贴近民生、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体现了委员们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568件提案已按规定时限全部办理答复完毕,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今年办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案办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于海田市长明确要求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市政府中心工作抓紧抓好。市政府办公厅结合全市政府办公系统开展的“作风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细化完善政协提案办理及督办工作流程,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对办理流程、答复时限、质量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市政府督查室建立台账、跟进督办,形成日常督办与重点督办相结合、督促落实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的督办体系。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业务部门(处室)具体承办”的工作责任制,有效保证了提案办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积极采纳落实,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聚焦发展,凝心聚力,听民声、集民智、纳民策,积极吸收采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

        (一)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盟济南市委、市工商联以及陆建林等委员围绕起步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智能智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81件提案,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一是大力推进起步区建设。起步区着眼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累计开工市政道路约150公里,黄河济泺路隧道、黄河大道一期建成通车,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济南黄河大桥复线工程加快建设,G309、G104、原S101等衔接道路完成改造。推进完善市政场站和公共服务设施,大桥水厂、引爆区再生水厂和崔寨再生水厂等加快建设,山大二院北院区、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黄河体育中心等加快推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大力培育高端高质产业体系,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实施精准招商,累计签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优质项目141个、总投资超330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43个、央企项目29个、省企项目35个。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研究办理李卫国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提案,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建设,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启动会暨“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已开工建设;中科光物院激光系统合成与集成等5个实验室已开展科学实验。积极吸收借鉴朱爱莲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群。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累计培育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5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雁阵形”领军企业8家。三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采纳市工商联提出的关于让民营企业在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建议,研究制定《关于开展民营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潜力初创企业3个重点企业培育库,分类施策,梯度培育民营企业。2022年,我市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新增山东民营企业100强4家,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开展“济南民营企业100强”申报发布,选树我市民企发展典型;章丘区获评首批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认真吸收陆建林委员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的建议,整合E惠企、济企通等平台功能,打造“泉惠企”济南市企业服务综合智慧平台,形成“惠企政策库”,汇集发布中央和省、市、区惠企政策2890余条。深入推进惠企政策“一口办理”,推动惠企政策集中发布、集中解读、集中推送、集中兑现。

        (二)聚力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推进城市更新。翁向勇委员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截至目前,全市棚改安置房新开工7864套、基本建成31335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补齐水电气暖、民生服务设施等短板,年度计划的46个片区(涉及426个小区)、518万平方米已全部开工,惠及居民5.7万户;既有房屋加装电梯竣工162部,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我市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国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督查激励支持城市”,全国九个、山东唯一;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市中区上新街片区成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二是推进垃圾分类。市城管局认真办理民盟济南市委《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制发《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山东省暨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学院。开展省、市、区三级联动宣传动员,7月、8月、9月分别开展“党建引领新时尚 ・ 全民动员分类忙”“机关分类花齐放 三级联动引时尚““小手拉大手 分类进万家”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508处垃圾分类房新建改建和1996处垃圾分类亭改造提升任务,配置有害垃圾收集车28辆,厨余垃圾(不含驳运车 )专运车291辆。厨余垃圾采取“集中为主,就地为辅”的模式,分出量已超1400吨/日。开通“音乐专线”“公交专线”“行业专线”435条,惠及近3万户沿街商铺、单位和老旧小区。三是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把提案办理工作与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新建公园55个,绿道130公里,全市500平方米以上公园达1141处,绿道总长达1149公里,为搭建公园城市景观风貌奠定坚实基础。印发《加强科学绿化十条措施》,大力开展疏林地补植、退化林修复,完成造林1.16万亩,打造市绿化示范村100个,森林抚育8万亩。完成100条特色景观道路建设,提升老旧小区绿化12万平方米,科学推进裸土覆绿、飘絮治理,城市绿地功能品质显着提升。

        (三)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认真办理刘明翠等委员在双减政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建议,着力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要求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双减”实效落地,完善“双减”质量监控体系。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9%;持续扩增基础教育资源,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83所,超额完成年度开工目标。努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投资4.24亿元,竣工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451个。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市医保局结合办理韩炳娟委员有关医疗保障方面的提案,不断提升医保水平。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70元,将肝硬化等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持续推动国家和省8批次318种集采药械在我市及时落地,价格平均下降50%以上;275个国家谈判药全部纳入“双通道”管理,群众在定点药店同样享受报销待遇;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累计为3.5万名失能人员结算长护待遇7.67亿元。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编制完成《济南市“十四五”基层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传承创新中医药,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获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项目正式启动;备案制中医诊所发展模式入选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出台全国首个《智慧中药房建设与运行规范》地方标准;66.7%的区县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7家医院21个专科入选第二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推进托育养老事业发展。市民政局结合办理委员们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提案,制定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指引,实行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分类管理,组建5个市级优秀养老服务组织(企业)库,遴选、推荐92家优秀组织(企业)连锁化、区域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扩面提质,实现规范运营和服务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类养老服务设施1017处、农村幸福院2606处,市中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全国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平阴县东阿镇敬老院入选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我市7个案例入选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农村养老等四类典型模式,数量居全省首位。市卫生健康委认真研究委员们提出的涉及幼儿托育的提案,深入开展托育现状调研,形成《济南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调研报告》,积极申报全国幼儿照护示范城市,被列入示范城市候选名单。

        三、拓宽办理思路,提案办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提案采纳落实。对27件市政协主席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反映民生热点、久办未决难点的提案,实施挂账督办、全程跟踪督办。10月份,市政府督查室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政协提案采纳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要求承办单位对答复类型为B类的建立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制定时间表,加快推进问题解决。同时,针对委员对办理情况评价较差的提案,组织“二次办理”。

        (二)加强沟通联系,增强办理工作实效。各承办单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取实地调研、现场答复、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委员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委员汇报办理情况、征求意见。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邀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有关负责同志一同到企业调研,与政协委员现场沟通协商,推进提案落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政协委员调研观摩轨道交通TOD规划建设情况,现场汇报提案办理进展情况,让委员了解情况更直观更真实。

        (三)注重不断改进,提升办理工作水平。年初,针对去年市政府系统提案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答复,轻落实”“重当年,轻往年”等问题,市政府督查室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承办单位在做好2021年度政协提案“续办续复”“二次办理”工作的同时,全面梳理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市政府各部门在办理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办理渠道,努力提升办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