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水平,促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根据《济南市道路颗粒物排名办法》,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每月组织对全市道路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排名,以城市道路为载体对道路空间范围内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量化评价。1月29日,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全市2022年12月道路颗粒物污染情况排名,共有1327条路段走航监测数据(PM10、PM2.5)达到排名要求。
PM10红色路段最多的为历城区和莱芜区
第一单元中,PM10红色路段最多的为历城区,占第一单元PM10红色路段的41.7%,PM10绿色路段最多的为历下区,占第一单元PM10绿色路段的30.0%。PM10红色路段主要集中在二环北路、经一路、104国道、大桥路、百彩路、藏石路、凤歧路、济齐路、历山北路、鹊华大道、小清河北路。
第二单元中,PM10红色路段最多的为莱芜区,占第二单元PM10红色路段的41.2%,PM10绿色路段最多的为章丘区,占第二单元PM10绿色路段的34.5%。PM10红色路段主要集中在龙泉路、山财大街、汶阳大街。
PM2.5绿色路段最多的为历下区和章丘区
第一单元中,PM2.5红色路段最多的为槐荫区,占第一单元PM2.5红色路段的35.4%,PM2.5绿色路段最多的为历下区,占第一单元PM2.5绿色路段的33.1%。PM2.5红色路段主要集中在二环北路、104国道、党杨路、大桥路、济齐路、滨河南路、二环西路、经十路、魏新路、无影山北路、小清河北路。
第二单元中,PM2.5红色路段最多的为莱芜区,占第二单元PM2.5红色路段的76.5%,PM2.5绿色路段最多的为章丘区,占第二单元PM2.5绿色路段的54.2%。PM2.5红色路段主要集中在汶河大道、胜利北路、胜利南路、长勺南路。
市中区和济阳区进步最大
综合排名为各区道路颗粒物浓度现状和环比改善情况的综合评分排名,两个单元分别进行排名。
2022年12月,第一单元中,综合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现状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环比改善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高新区、槐荫区、历城区。
第二单元中,综合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长清区、济阳区、莱芜区、章丘区;现状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环比改善排名由前向后依次为济阳区、莱芜区、长清区、章丘区。
6区获奖金 4区缴罚款
2022年12月,第一单元中,获得奖励资金的是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金额分别为48.13万元、47.48万元、3.43万元;需要向市财政缴纳资金的是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金额分别为44.87万元、31.49万元、22.68万元。
第二单元中,获得奖励资金的是济阳区、长清区、章丘区,金额分别为9.16万元、1.57万元、0.36万元;需要向市财政缴纳资金的是莱芜区,金额为11.09万元。
2022年12月,根据全市道路颗粒物排名路段情况,PM10污染较突出的20条路段中历城区数量最多,为9条,主要位于大桥路、二环北路、凤凰路、济华路等;其次为莱芜区,为4条,主要位于山财大街、汶阳大街、长勺南路等。
市民如有需要,可下载“济南环境”APP随时查看道路颗粒物情况。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将在济举... 01-22
山东确定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 01-21
我市印发“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01-21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领跑全省 01-03
2022年,我市“气质”、水质、排名进步幅度...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