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金融运行和服务保障扎实稳住经济情况。据悉,今年以来,全省金融工作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不断强化金融政策传导落实,有序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健康。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4935.6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上半年,在加力落实中央金融政策的基础上,山东积极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以政策畅通促服务贯通、领域融通。
山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扎实稳住经济的若干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出台《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十条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做好对受困行业和群体的资金保障工作。出台《山东省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2条针对性措施。印发《山东省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创新举措。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坤道介绍说,上半年全省经济实现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金融资源供给充足充裕对扎实稳住经济发挥了坚实保障作用。在服务全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金融业自身也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641.1亿元,同比增长5.41%,占GDP的比重为6.33%,比去年年末提高了0.43个百分点。
从融资总量看,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7%,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4935.6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2090.63亿元。
从直接融资看,6月末,全省直接融资余额25393.57亿元,同比增长17.74%;上半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10家,过会待发行公司19家。
从保险服务看,6月末,全省保费收入2060.84亿元,同比增长4.08%;赔付支出583.81亿元,同比增长5.36%;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261.13万亿元。与社会民生相关的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15%、14.56%。
从担保服务看,上半年,全省融资担保行业新增担保金额1422.35亿元,同比增长29.76%,6月末,在保业务余额3037.52亿元,同比增长46.88%。
前6个月,全省涉农贷款增加3154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山东坚持扩大融资总量、加强政金企合作、改善融资结构并举,围绕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大廊道、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黄河流域改革开放先行区等六大战略定位,用足用好金融政策工具,优化金融产品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截至6月末,沿黄9市贷款余额56918.8亿元,比年初增加4161.04亿元,同比多增594.66亿元。
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研究提出《现代金融服务业2022年行动计划》,将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作为金融服务的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推动金融辅导扩容,截至6月末,已分别为有需求的1210家“专精特新”企业、289家环保企业、360家上市后备企业解决融资302.3亿元、83.3亿元、152.2亿元。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山东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担保增信水平,促进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延伸拓展。前6个月,全省涉农贷款增加3154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山东农担公司新增担保金额278.71亿元,6月末在保余额652.5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县域数字化涉农金融项目已在全省78个县域上线服务,截至6月末,已累计为171.6万涉农群体提供纯信用贷款2183.3亿元。
已为8032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545.48亿元
为努力提升特殊时期金融支撑保障效能,优化金融供给,山东对受疫情影响的交通运输、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稳定市场预期。
1—6月,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分别增加524.1亿元、1019.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8%、19.0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99个百分点、6.79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这些行业较快增长。组织开展金融辅导专项助企纾困行动,深入4万余家企业逐一对接,已为8032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545.48亿元。
济南科创金融指标增长较快
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积极抓好《山东省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落实,深入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路径,以科技、金融和产业融合发展为立足点,用金融资源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活力。济南市科创金融指标增长较快,截至5月末,济南市科创企业贷款户数和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7.9%、44.5%。
与此同时,全省金融安全形势基本稳定,金融风险总体可控。6月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68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4%,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6月末,非法集资刑事立案数、涉及金额数和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6.79%、8%、23.99%。
社会融资规模和存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刘振海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增势经历“平稳开局、短暂回落、筑底反弹”的调整过程,主要金融指标增速加快,好于全国、好于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和存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贷款增量基本追平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次高水平,金融为稳定全省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贷资源流入生产经营领域的速度加快。6月末,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76643.9亿元,同比增长14.2%;上半年增加7308.9亿元,同比多增1581.4亿元;增量占全部贷款的81.4%,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
金融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余额为44786.7亿元,同比增长15.6%;上半年增加4800.2亿元,同比多增1017.7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的76.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贷款增量达历史同期次高水平。6月末余额27476.3亿元,同比增长5.1%;上半年增加1773.9亿元,同比多增562.4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6月末余额为15942.4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已连续13个月回升;上半年增加1288.3亿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我市出台《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 07-19
济南经济行稳致远 06-09
我市发布十大专项行动方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6-08
济南推动惠企政策“一口办理” 06-03
济南建设民营经济诚信体系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