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济南市以583家(含复审通过5家)的新增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济南市工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济南市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计1353家(含复审通过48家),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计1532家,持续领跑全省。
据了解,自2019年至今,山东省共公布5批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济南市新增数量依次为81家、121家、179家、389家、583家,呈现逐年跨越式增长态势。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最活跃的因素。”济南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说,近年来,他们深入实施企业主体梯度培育工程,促进大小企业融通发展。
据介绍,济南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实施17个专项举措;构建起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为培育池,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对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培育目标的三级培育体系,企业梯度培育实现了新突破。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企业融资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关心、社会关注、企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日前,济南市工信局启动“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扶持行动(“云帆计划”),强化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近年来,济南市工信局积极贯彻国家部署,回应企业关切,围绕加强产融对接、产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风险补偿、应急转贷、政策性担保、数字金融“一贷通”和特色服务平台“五位一体”的融资服务体系。
济南已经建立了工业企业融资服务白名单制度,与36家驻济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累计开展“政银惠企”融资服务活动25期,向银行机构推介各类优质企业1500余家,帮助2.3万家次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355.3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系列助企政策促进了优质企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济南市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实现了“三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赶超,形成了12345的竞争新优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全省第1,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全省第2,工业增加值总量全省第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全省第4,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全省第5。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平台和服务支撑,助力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汲佩德说。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我市力推专项贷款,实施“上门服务” 06-05
36家企业申请金额近500万元 05-20
“慢行键”下的服务“加速度” 05-08
税收共治细深一层 惠企利民更进一步 05-02
我市出台16条措施助力民企战疫情促发展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