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2-06-22 09:32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浏览次数:次 字体:【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新模式,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按照中央、省部署要求,我市2019年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分两批安排市级田园综合体项目17个。从已建成项目情况看,田园综合体较好发挥了综合效应。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发挥其规模、技术、管理、营销等集成优势,有效解决了农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抗市场、自然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行“农业+文旅+社区”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乡村环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流转土地的农民既能获得比种地收入高的土地流转费,也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专心外出务工。同时,村集体也可通过合作入股、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等方式获取收益。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设用地紧缺制约部分项目实施;对“非粮化”政策界定把握不准,影响企业投资信心;项目后续运营管理存在潜在风险,等等。下步,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的思路,加快扶持发展。

        一是规划审批田园综合体应坚守底线思维。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正确处理“田”与“园”关系,把“田”放在首位。坚守绿水青山底线,在保护现有农田、水域、山林、村庄等基本格架及乡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避免对原始生态的破坏。坚守农民权益受保障底线,探索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吸收村民参与管理、销售等方式,更多的让村民受益。

        二是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积极探索精准供地模式,结合实际用地需求,突出精准化、精细化供地,尽力满足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等田园综合体项目用地需求。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全面摸清废弃宅基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地、空闲地等建设用地底数,加大盘活力度。加快村庄规划编制,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进一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积极降低“非粮化”政策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严格落实好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政策规定,对已建成的项目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尽量降低政策影响。

        四是持续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特别是针对后续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及时帮助解决项目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田园综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成果>>

        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市政府研究室 2022-06-22 09:32:33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新模式,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按照中央、省部署要求,我市2019年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分两批安排市级田园综合体项目17个。从已建成项目情况看,田园综合体较好发挥了综合效应。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发挥其规模、技术、管理、营销等集成优势,有效解决了农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抗市场、自然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行“农业+文旅+社区”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乡村环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比如,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流转土地的农民既能获得比种地收入高的土地流转费,也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专心外出务工。同时,村集体也可通过合作入股、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等方式获取收益。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设用地紧缺制约部分项目实施;对“非粮化”政策界定把握不准,影响企业投资信心;项目后续运营管理存在潜在风险,等等。下步,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的思路,加快扶持发展。

        一是规划审批田园综合体应坚守底线思维。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正确处理“田”与“园”关系,把“田”放在首位。坚守绿水青山底线,在保护现有农田、水域、山林、村庄等基本格架及乡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避免对原始生态的破坏。坚守农民权益受保障底线,探索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吸收村民参与管理、销售等方式,更多的让村民受益。

        二是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积极探索精准供地模式,结合实际用地需求,突出精准化、精细化供地,尽力满足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等田园综合体项目用地需求。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全面摸清废弃宅基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地、空闲地等建设用地底数,加大盘活力度。加快村庄规划编制,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进一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积极降低“非粮化”政策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严格落实好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政策规定,对已建成的项目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尽量降低政策影响。

        四是持续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特别是针对后续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及时帮助解决项目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田园综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