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我市争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发布日期:2022-05-18 07:1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5月17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78件

        2019年6月,济南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周期为2019年至2021年,启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3年来,济南知识产权综合水平实现大跨越、创造水平迈上新台阶、运营服务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跨入新高地。在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绩效评价中,济南市入选“优秀”城市名单。在去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考核结果中,济南市知识产权指标取得全省第一、全国第六好成绩,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第21、22、23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济南23项高价值专利获奖,其中3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市知识产权局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2021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8208件,同比增长40.7%;发明专利拥有量35296件,同比增长20.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36件,同比增加5.18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78件,比全省“十四五”预期值高出2.7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88件,同比增长19.3%;注册商标33.17万件,同比增长26.09%;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831件,同比增长10.95%。

        2019年至2021年,济南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13笔,年均增长55.24%,质押融资金额61.68亿元,年均增长60.18%。专利保险金额4215.5万元,年均增长104.89%。全市设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机构44家,济南市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检验鉴定试点城市,入选全省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

        设立全省首只市级层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3年时间,济南制定《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出资4亿多元,加大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等资助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水平。全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已增长至80家;26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入选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

        建设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转化交易平台,形成以高校院所为龙头,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为平台,省级以上开发区企业群为依托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新体系。开展“济南知识产权强省会创新大赛”,提升高价值专利创新活力和转移转化率,全市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年均增长84.3%。构建以城市发展类—主导产业类—区域特色产业类—重点企业类为内核的四级专利导航体系,明确指引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路径、方向和战略布局,促进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起设立全省首只市级层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批资金规模2个亿,撬动社会资本实现数倍放大,现已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投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5家。建设济南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除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法律机构入驻外,还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平台、知识产权科普文化展示平台等,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制高点。建设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超市,设立11家托管服务站,供中小微企业自主选择。建设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成立黄河流域地理标志产业联盟。章丘大葱、莱芜黑猪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平阴玫瑰入选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联系指导名录和全省首批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目前,济南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67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机构8家。

        落地四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受理窗口

        2022年,济南市正在积极争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今后将持续发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效益,以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争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过程中,济南明确提出要构建更加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由于知识产权申请授权属于中央事权,为此,济南积极争取国家和山东省支持,分别在我市落地了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济南代办处四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受理窗口,持续优化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同时,在国家级快速受理窗口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完善建立了“一核两翼多点布局”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其中“一核”,即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唐冶区域,高标准建设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及黄河流域”,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打通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链条。“两翼”是针对济南产业发展实际,建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两大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并在相关区县建立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实现“多点布局”,从而使济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更加高效便捷。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