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描绘了省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济南勇担时代使命、奋力推动各项事业走在前开新局的关键。面对新时代的考卷,将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医学中心”)打造为全国一流的医疗健康创新发展高地是槐荫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学中心是省会“西兴”的重要载体,槐荫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近日,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三地块的14个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从筹备项目到拿地开工仅用时8个月,14个单体从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时12个月,项目建设的“槐荫速度”展现了全区面对疫情防控的考验冲破藩篱发展经济的决心。
作为槐荫“五大主战场”之一,医学中心是医养产业聚集的重要支撑点,是槐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医学中心是槐荫打造科技创新的‘强载体’,是全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四新经济’发展方向、坚持绿色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更是槐荫‘勇当排头兵,开创新局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槐荫力量的原动力。”槐荫区委书记孙常建表示。槐荫区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盯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度,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两手抓、两不误”。伴随着一个个在建项目的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医学中心成为槐荫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诠释。
压紧压实责任 筑牢守好疫情防控防线
“请保持间距,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进入工地……”4月10日,在医学中心医疗硅谷项目工地建设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提醒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入。槐荫区现有建设项目157个,4月8日核酸采样25127人,截至4月9日17点,已出具核酸检测结果25127人,均为阴性。
对于疫情防控,细节决定成败,责任决定成效。“槐荫区成立了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制订、健全、完善工地疫情防控管理制度规定,统筹全区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槐荫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槐荫区现已对所有工地完成了一人一档的登记造册,对建筑工地分类管控、分类施策,具备条件、宿舍区和施工区在一起的大型建筑工地,全面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小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周边的工地,宿舍区和施工区不在一起,宿舍集中居住的建筑工地,采取“点对点”专车方式接送,单独设置通行通道。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康养名城步履铿锵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实现稳经济促发展,这对统筹兼顾全局工作是个巨大考验。常态防控的严密有序和“动态清零”的及时有力,为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医学中心的建设也因此步履铿锵。
今年以来,槐荫区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在抓服务、抓攻坚、抓进度、抓形象、出效益上狠下功夫,快速兴起了医学中心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充分发挥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齐鲁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山东创新中心、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等核心载体作用,打造国际前沿医学技术汇聚高地、国内数字医疗智慧应用标杆、北方医教研产养融合创新基地。
沿着医学大道一路南行,一幅医养之都强势崛起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医疗硅谷东片区、山大国际医院、施尔明眼科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地现场各类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数千名工人在现场抢工期、抓进度。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中心于去年4月1日正式开诊,将在今年5月进行质子临床试验工作……
“目前树兰(济南)国际医院主体建设已完成,装饰装修与安装工程均已完成60%,室外工程施工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医疗硅谷项目山大院主体已建至地上7层,转化基地主体部分已建至地上7层。”槐荫区发改局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医学中心已开工重大项目达31个,总投资648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1个,市政道路建设23公里。
项目服务不断链 双招双引出实招
虽然已是深夜,但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宁才刚刚结束与一批医养健康优秀企业的对接,多家企业的入驻意向让他的疲惫一扫而光。今年,邓小宁被槐荫区聘任为医养健康产业链链长,他坦言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正在加快打造‘产业园区+产业数创中心+产业基金+产业联盟’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闭环,助力济南加快培育世界领先的千亿级数字健康创新产业集群。北方中心产业数创中心一期已吸引了11家企业及2个国家级平台入驻,北方中心产业联盟成员涵盖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上下游产业机构,北方中心产业园(起步区)将于近期启动一期工程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承接1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可吸引5000余名创新型、专业化人才。”邓小宁说。
“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是医学中心的发展定位,其核心在于落地项目的品质,而落地项目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整套适合发展的好政策。非常之时必显担当。槐荫区发改、投促、卫健、财政等职能部门主动与医学中心管委会加强沟通,研究制定区级层面的优惠政策,为高端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扶持。同时,医学中心和区直有关部门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对接省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资金、资源支持,营造有引力、有魅力的招商软环境。截至目前,医学中心引进各类高端项目248个。
疫情下,众多企业依然将目光聚焦在槐荫与医学中心这片发展的热土上,除了对发展前景的期盼,还有对槐荫营商环境的认可。槐荫区将一如既往地把最优的服务给项目,把最高的效能给项目。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服务抓项目,争当金牌“店小二”,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打造的“智惠导服”小程序,企业和市民可与客服工作人员进行线上沟通咨询所需材料或注意事项等,在今年交出了“平均一小时就有9家企业拿到执照”的成绩单。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槐荫重点企业和项目发展势头强劲 03-28
槐荫区以创新实干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03-19
槐荫区将志愿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 03-07
槐荫高点定位擘画经济发展新蓝图 03-05
槐荫在济南西站优化疫情防控便民服务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