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六稳”“六保”决策部署,解决企业因疫情影响面临的阶段性经营困难,济南市建立企业歇业备案制度,在选择保留市场主体资格的前提下,为其按下“暂停键”,
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存续成本,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为企业后续恢复正常经营,保市场主体,开辟新路径。3月3日,完成了济南市首家“歇业备案”的企业。
一、应需而新,打通“歇业”绿色通道。近年来,部分市场主体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的经营能力,济南市适时而为,建立歇业制度,旨在为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提供一个缓冲性制度选择,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有利于助企纾困,避免市场主体总体数量出现较大波动,保持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提供政策指引。聚焦市场主体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减轻市场主体生存压力、优化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结合济南市实际情况,建立歇业备案制度,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二是简化备案流程。强化配套服务支持,优化歇业服务流程,市场主体只需提供《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申请书》和《歇业备案承诺书》即可办理歇业备案登记,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后,自主决定开展或者已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只需在30日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终止歇业即可。三是明确歇业时间。市场主体歇业期限累计不超过3年,也可以一次性申请最长歇业时间3年,到期视为自动恢复经营;决定不再经营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四是强化政策解读。明确规定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并可以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场所)。歇业期内,市场主体除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外,仍然具备市场主体的其他合法权益。
二、强化跟踪,推动助企纾困服务。打破“一刀切”式注销退市模式,积极推进实施企业歇业备案制度,保障暂时“休眠”的企业保留市场主体资格和合法权益的同时,拉长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动态跟踪、应需而为,精准提供政务服务支持,帮助企业休养生息、厚积薄发,增长企业重新经营的希望和积极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一是建立清单,明确一企一策。建立歇业备案企业台账,明确因歇业原因,及时了解企业动态,持续为企业提供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审批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以及差异化、精准化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经营,实现“线上服务提效能,线下代办增实效”。二是动态跟踪,推动助企纾困。持续聚焦企业办事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歇业企业提供涉企优惠政策导读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疫情期间,组织专人对歇业企业关心的涉企政策问题以及复工复产问题进行电话回访解答,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三是专人专窗,提供高效政务服务。设置业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歇业备案办理流程、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建立专职帮办队伍为企业群众提供规范的业务申报指导以及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对歇业企业秉持“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提供歇业前、中、后相关政策咨询解释和业务引导,包括歇业备案业务办理、电子签名指导、政策咨询等。
三、防范风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在积极推进实施企业歇业备案制度,保障暂时“休眠”的企业保留市场主体资格和合法权益的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一是登记管辖不变。 歇业期间,市场主体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原登记的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的,不改变歇业市场主体的登记管辖。二是按时进行年报。歇业的市场主体在保留市场主体资格的前提下,降低了各市场主体的存续成本,但仍然需要按时公示年度报告。市场主体恢复营业时,登记、备案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备案。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通过公示加强对歇业企业的社会监督和信用监管。在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则视为恢复营业。四是明确法律责任。市场主体未按照要求进行公示终止歇业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全球尚未走出疫情阴霾笼罩以及通畅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形势下,歇业制度给陷入困境的市场主体提供了一个介于注销和正常营业之间的第三种选择,让市场主体有了更体面、更合理、更低“能耗”的生存路径,降低了市场主体维持成本,为市场主体留出“喘息”空间,协助企业降低市场主体资格的维持成本,下一步,济南市将以“歇业备案”为突破口,强化政策解读,做好宣传引导,强化配套服务支持,优化歇业服务流程,帮助“休眠”企业重振旗鼓,助力营商环境靶向优化。
编辑:安娜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 07-21
心系企业服务好 快捷审批效能高 07-21
企业开办全程帮办服务助力历下区重点招商企业快速落户 07-21
李克强将出席世经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