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注定”的书写,都由“实干”做笔。
2月23日,天桥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随之进入大众视野的是该区交出的一份份亮眼成绩单、一件件民生暖心事、一项项傲人荣誉。
与“答卷”同时亮出的,还有天桥区未来五年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2022年具体工作安排。自此,全区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站在历史新的坐标,天桥宏伟蓝图正在逐笔绘就。“接续奋斗,唯有勇毅前行;天桥崛起,自当奋发作为。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非凡的业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崭新篇章。”天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庆国在会上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
这些数字“闪着光” 彰显五年工作全面突破
五年签约大项目115个,总投资2757亿元;“四上”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达到1050家;全区市场主体增加到17.2万户,位列全市第二;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企业从37家发展到279家;
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6个,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8个,完成各类征迁764万平方米、供地1.32万亩、开工建设972万平方米。全力保障轨道交通R2线、济泺路穿黄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通车,25条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交付使用……
天桥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数字“闪着光”,彰显出天桥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
同时加快提升的还有城市发展能级、城市功能品质等。五年来,在创新突破、唯先必争的浓厚创业氛围中,天桥区劈波斩浪、笃行不怠,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办妥了一桩桩急事难事,成就了诸多“天桥速度”“天桥试点”“天桥经验”。
例如,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就近办,企业开办和变更“全程网办”率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象霞社区群众工作法”全国推广;“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成为全国示范,获评“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等。
经验被广泛推广,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五年来,该区相继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示范点”“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等诸多荣誉。还涌现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桑梓店街道小寨村,全国幸福小区、全国优秀“侨胞之家”北坦街道华黎社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枫叶大篷车”老干部志愿团、全国劳模田象霞等一批先进典型。
扎实的工作作风,让天桥工作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全国的前列,全区呈现出蓄势崛起、厚积薄发的强劲发展势头。
这些目标“很坚定” 接续奋斗积蓄新动能
时光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省会“中优”“北起”战略等机遇的叠加互促,天桥区迎来新一轮崛起发展之势。
几天前,天桥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天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向全区吹响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的号角。
23日,天桥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同时对2022年全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确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具体的奋斗目标包括强区地位全面塑成、综合实力全面跃升、产业质效全面升级、城市魅力全面彰显、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等八个方面。
其中,在产业质效全面升级方面,该区将努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四新经济”、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产业辉煌的龙头,药山都市工业园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区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企业和知名品牌,建立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些行动“令人期待” 践行新担当奔赴新征程
目标已定,唯有再攀高峰、笃定前行。未来五年,尤其是发展蓝图践行的第一年,天桥区将如何精准发力?政府工作报告给出具体答案:2022年,围绕全省“十大创新”和全市“十二项改革创新行动”要求,天桥区将紧扣“三大牵引”发展策略,聚焦“五大战场”和“十大重点任务”,推动各方面工作全面突破。
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坚持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并重。包括强力攻坚泺口二期、药山南等14个拆迁改造项目的征迁工作,确保全年完成征迁300万平方米,实现供地4300亩以上。加快推进标山二期、丁太鲁等78个建设项目,确保开工建设40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聚贤社区、黄屯小区、滨河社区等12个、8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等。
在加快推进动能转换方面,坚持扩大总量与调优结构并重。例如,举全区之力支持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和药山都市工业园发展,加快构建“双核引领、两岸齐飞”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针对服装鞋帽、家居等优势行业领域,加快传统商贸载体提质改造和规范化管理步伐,着力提升专业市场竞争力、贡献率;依托黄台、凤凰山、齐鲁云商等电商园区,引进千万级电商企业,支持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电商产业集聚等;大力推进“四上”企业入库工作,确保“四上企业”新增200家以上。加强企业上市挂牌梯队建设,力争新培育上市挂牌企业3家等。
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坚持招引与服务并重。重点围绕“两大园区”、重点产业、楼宇载体,大力招引实体类项目、建链强链补链项目、总部型项目,全年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的实体项目20个,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总部项目10个;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行动,聚焦总投资426亿元的28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强化跟进服务,形成联动机制,加快建设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整合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流程,落实好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等有效机制,以最快的审批速度助力项目建设、企业投资,优化服务保障等。
在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坚持精细化与长效化并重。具体包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城市提升行动,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等。
在所有工作中,群众最关心、分量也较重的无疑就是民生事业。从天桥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知,天桥区明年将从高效推进教育强区、加快建设康养天桥、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着手,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例如,在教育方面,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所、中小学5所,新增学位7650个,加快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深化与北师大、山大、济南外国语等知名教育资源的合作办学,做优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培育一批本土优质名校,全面提升品牌效应;深入实施“名校长、名师”工程,培育优秀管理者和优秀教师500人,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0人,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等。
在健康事业方面,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推动疾控中心尽快投入使用,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全面深化“院府合作”,进一步强化政府与山大二院、解放军九六〇医院等省市重点医院的合作共建,加快提升全区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深化医联体建设,推动区属医院与省市重点医院“同质化、一体化”管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优先,促进共同发展;创新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多业态交叉融合的康养服务模式,打造北坦街道生产路社区、宝华街街道宝华新居社区等10个康养社区示范点,把新建小区普遍建成具有天桥特色的康养社区。
在就业创业方面,重点解决好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有效的扶弱帮困;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600套;深化文体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巩固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达标建设成果,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
五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百万天桥人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非凡的业绩,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天桥区举办2022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 02-17
天桥区召开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02-11
天桥招商引资“发令枪”打出“开门红” 01-21
天桥区:民生有“温度”幸福有“厚度” 12-16
天桥“惠民体育”托起群众健康梦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