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近期苏州市制定出台了《2021年苏州市现代种业提升工作意见》,以提升种业发展水平为抓手,以打造现代种业强市为目标,进一步创新种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种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科技创新应用步伐,强化种业市场监督管理,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种子、种苗、种畜禽市场主体,努力推动农作物、畜禽、渔业种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现摘要如下: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健全县级地方种质资源保护机构和保护名录,完善县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应的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品种纳入种质资源保护范围。加快地方特色资源抢救性的收集和保护,确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和苏州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和保护区,推动建设一批县级种质资源保护圃,启动推进一批畜禽保种场的新建或改造提升。
二、推进现代种业产业发展。支持育种基础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制定《苏州市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认定办法》,年内评审认定15家左右苏州市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推荐认定5家以上江苏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支持现代化商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农作物、畜禽、渔业种业产业产值挖掘力度。健全种业科技创新机制,共建南京农业大学(苏州)水稻种子技术研究院,推进昆山市苏梅猪培育体系建设,推动成立湖羊产业研究院,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三、提升良种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年内稻麦良种补贴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60万亩,水稻良种补贴统一供种种植率超过90%,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占比超过40%。继续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和专用小麦品种,年内全市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覆盖率72%以上,稻麦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设立救灾备荒供种专项资金,落实种子应急保供工作,定期开展储备种子数量及品种检查、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查,年内苏州本级落实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7万公斤左右,可供救灾面积4万亩左右。
四、强化种业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对种子市场、企业、门店、基地种子质量监测和随机抽检频次和力度,年内市及各市、区抽检本级发证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覆盖率均达50%以上,被抽企业样品覆盖率均达30%以上,政府招标种子抽检覆盖率达到50%。加大对《江苏省种子条例》的宣传力度,确保《条例》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繁育、稻麦良种补贴、品种综合测试、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等项目的工作调研和检查指导,推动项目优质高效完成,助力全市现代种业健康发展。(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市政府研究室 2021-08-09 16:00:37
为加快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近期苏州市制定出台了《2021年苏州市现代种业提升工作意见》,以提升种业发展水平为抓手,以打造现代种业强市为目标,进一步创新种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种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科技创新应用步伐,强化种业市场监督管理,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种子、种苗、种畜禽市场主体,努力推动农作物、畜禽、渔业种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现摘要如下: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健全县级地方种质资源保护机构和保护名录,完善县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应的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品种纳入种质资源保护范围。加快地方特色资源抢救性的收集和保护,确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和苏州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和保护区,推动建设一批县级种质资源保护圃,启动推进一批畜禽保种场的新建或改造提升。
二、推进现代种业产业发展。支持育种基础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制定《苏州市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认定办法》,年内评审认定15家左右苏州市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推荐认定5家以上江苏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支持现代化商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农作物、畜禽、渔业种业产业产值挖掘力度。健全种业科技创新机制,共建南京农业大学(苏州)水稻种子技术研究院,推进昆山市苏梅猪培育体系建设,推动成立湖羊产业研究院,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三、提升良种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年内稻麦良种补贴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60万亩,水稻良种补贴统一供种种植率超过90%,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占比超过40%。继续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和专用小麦品种,年内全市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覆盖率72%以上,稻麦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设立救灾备荒供种专项资金,落实种子应急保供工作,定期开展储备种子数量及品种检查、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查,年内苏州本级落实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7万公斤左右,可供救灾面积4万亩左右。
四、强化种业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对种子市场、企业、门店、基地种子质量监测和随机抽检频次和力度,年内市及各市、区抽检本级发证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覆盖率均达50%以上,被抽企业样品覆盖率均达30%以上,政府招标种子抽检覆盖率达到50%。加大对《江苏省种子条例》的宣传力度,确保《条例》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繁育、稻麦良种补贴、品种综合测试、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等项目的工作调研和检查指导,推动项目优质高效完成,助力全市现代种业健康发展。(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编辑:姚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