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起步区力争成为"碳中和"研究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2021-07-10 08:3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7月9日上午召开的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围绕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解读。据了解,济南将积极推动省属优质公共文化设施向起步区布局;吸引国内外高端优质资源落户起步区;支持起步区搭建国际化云招商平台;开展近零碳建筑、碳中和社区等重大项目示范试点建设……

        推动省属优质公共文化设施向起步区布局

        围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编制了《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已经印发实施。《规划》中明确,起步区将打造成为黄河文化发展的地标核心区、黄河文化价值形象的核心展示区。近期,济南正在编制《济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起步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供给、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布局、赛事活动等内容进行科学谋划,并加强与国家、省等上位规划对接,争取更多政策落地起步区,为起步区建设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深厚文化支撑。

        当前,起步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是以满足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为出发点,建设了一批儒学讲堂、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下一步,济南将积极协调对接,推动省属优质公共文化设施向起步区布局,提升起步区城市品质和文化品位。目前,部分省属文化馆群正在起步区规划选址。在起步区规划建设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展示黄河文化的市级文化馆群,打造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保障起步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起步区系统规划布局一批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设施。同时,结合起步区实际,选址建设一批泉城书房、泉城书吧、泉城文化驿站等城市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打造城市“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开展沿黄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包括起步区在内的沿黄文旅资源家底,其中梳理出起步区14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5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 建立了《起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补充意见规定,完成了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等重点工程考古调查勘探,有轨电车工程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文物核查、努力实现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协调共赢。

        同时,发挥济南“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影响力,在策划举办“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系列主题活动时,把部分活动放在起步区,全面展示起步区对外开放新形象,提升起步区国际知名度。

        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

        围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招商引资工作,济南将深挖省属国有企业和本地龙头企业潜力,争取省属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相关项目优先布局起步区。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以及日韩、欧洲等重点国家地区,精心筹备面向央企和跨国公司的系列精准对接活动,吸引国内外高端优质资源落户起步区,助力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

        依托省市一体化合作机制,持续加强起步区与中国欧盟商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海内外知名商协会(机构)的联系互动,协助起步区拓展全球投资促进渠道。与起步区共享全球招商合伙人、招商大使、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等优质高端渠道资源,以及“鲁港驿站”、济南(新加坡)投资促进中心等平台资源,强化与500强、跨国公司和上市企业联系对接,靶向引进行业领军企业。

        利用“选择山东”云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省市平台合作资源,通过多种路径和方式向全球推介,不间断展示起步区新形象。支持起步区搭建国际化云招商平台,实现招商信息云端共享。

        围绕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绿色建设产业链的集聚化发展。依托世界500强企业江森自控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建设打造数字化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在智慧建筑、数字化城市等方面与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逐步开展深入合作,加快推进江森自控、法电优能、西班牙OSA等重点跨国公司合作项目,助力起步区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绿色建设产业生态圈和绿色低碳智能生产生活先行区。

        此外,目前策划组织的重点招商活动主要包括:7月16日,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举办济南城市路演活动,面向全球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重要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起步区的专题推介和对接洽谈活动,截至目前,将参加路演活动的跨国公司嘉宾已有140多位;8月中旬左右,争取省国资委支持,与市国资委携手组织举办“省属企业泉城行”活动,共同邀请省属企业走进起步区,现场考察并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对话交流,推动优质省属企业项目优先落地起步区;11月份,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围绕起步聚力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氢能源产业)、新材料、绿色建设等重点产业,在上海组织举办以起步区为主题的招商引资对接会。

        力争成为“碳中和”项目的研究和示范基地

        济南鼓励起步区以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为基础,全面推进以碳中和为核心的绿色城市建设。围绕济南提出的“十四五”末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力争将起步区打造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试点示范和重要阵地、“碳中和”项目的研究和示范基地,以及国际一流的现代绿色智慧新城。

        济南将深入推进国家级、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生态城镇示范创建工作。推动高星级绿色建筑、高星级健康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等功能完善、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的高品质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开展近零碳建筑、碳中和社区等重大项目示范试点建设。

        以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为突破口,建设装配式建筑工业互联网。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租赁住房、公寓(宿舍)、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医院、学校、大跨度及大空间和单体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等工程,全面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

        起步区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生态城区(镇)、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60%,其他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40%。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绿色施工方式建造。

        此外,争取国家级会展活动落户起步区,树立高端大型会展会议中心新标杆。推动绿建国际产业园、绿建国际博览园、绿建国际科学城、绿建国际社区等园区载体建设,聚焦高端优质产业项目,加快绿色低碳产业的引进培育,打造涵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建筑产业集群。


        编辑:时金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