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59XL/2021-0029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厅 组配分类: 济政发
        文件编号: 济政发〔2021〕11号 成文日期: 2021-06-01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20〕7号)精神,现就健全完善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作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切实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为打造“五个济南”,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系统治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完善预防发现、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物资保障、城市运行等环节,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在党委领导下,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明确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构建统一高效、分工协作的公共卫生体系。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立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坚持“功在平时,赢在战时”,加强公共卫生要素建设,完善医防结合、平战转换机制,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全社会参与为支撑,职责边界清晰、层级分工明确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预警灵敏性、响应及时性和处置有效性。

        ——突出公益、强化支撑。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立足人才建设、科技支撑、法治保障,建强专业防治体系和队伍,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力量和产业储备,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到2022年,公共卫生体系突出短板基本补齐,监测、预警、处置、保障等专业体系基本健全,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社会防控意识显着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着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公共卫生工作体系。完善市、区县两级党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属地责任,落实部门职责。健全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形成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网格化防控工作格局。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省会经济圈重大疫情联动响应和跨区域疫情防控协作机制。健全口岸与地方信息共享、防控协同机制,完善境外输入疫情防控闭环。

        (二)建设部门协同、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监测哨点建设,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监测主体作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监测广度和深度。加强公共卫生数据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塑造公共卫生体系疫情态势感知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标国内先进,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打造功能定位明确、基层网底坚实、技术服务先进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区域重大疾病及传染病疾病谱的监测与防控业务管理;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提升对辖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监测与健康干预能力,加强对社区防控和人群健康管理的业务指导。加强学校卫生室(保健科)建设,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全市公共卫生实验室资源,强化质量控制,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地方性免疫规划。完善爱国卫生工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健康济南”建设,健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平台。

        (四)建设专业权威、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发挥省会医疗资源富集优势,加快打造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批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相关重点专科;加大区域医疗救治资源统筹力度,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医防协同机制。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强化感染、急诊、重症、呼吸、检验、影像等专科建设,全面提升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织密急救网点,建设一体化采供血服务体系。完善大型公共建筑作为传染病防治资源储备和平战转换机制。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西医协作机制。健全重大疫情心理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

        (五)建设协调统一、上下联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监测、研判、预警、决策、处置全链条响应机制和救援联动机制,健全专家委员会决策辅助制度,规范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建立分级、分层、分部门预案体系,完善预案的平战转换、培训演练、动态调整机制。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医疗救治、技术与物资储备、产能动员等为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开展药品和医疗防护应急物资政府储备工作,对储备物资实行动态调整和统一调度管理。完善应急物资产业链,优化产能协同保障,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

        (六)建设机制灵活、保障到位的公共卫生人才支撑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绩效和奖励机制,落实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要求,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完善岗位招聘制度,补齐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和绩效管理机制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待遇收入。拓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渠道,完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相衔接的终身教育机制,依托驻济省部级医学高等院校,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队伍专业培训,建设专业化、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健全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建设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队伍。

        (七)建设应用为主、注重转化的公共卫生科研创新体系。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医学平台及企业的作用,鼓励医防学研企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有效协同,推动疾病防控、临床诊治、医防融合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加快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等平台,聚焦诊断试剂、大数据技术应用、远程医疗等产业,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培育形成公共卫生产业链。

        (八)建设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共卫生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地方性公共卫生法规修改、制定和清理,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着重做好医疗、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等监管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公共卫生法治意识。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政府与社会救援力量协同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强化经费保障。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增长机制。动员社会多元投入,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疫情防控投入的支持。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普及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法积极履行疫情防控各项义务。加强重大疫情舆情分析研判,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依法打击处理借机造谣滋事者。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1日


        (联系电话: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6660166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