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已经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初步形成了排口管理“一张图”。
一、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解玉忠介绍,济南市在山东省率先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通过人工徒步排查,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手段,出动无人机1750架次,航拍视频8520分钟,累计排查河道(湖库)110余条。创新公益组织参与模式,共计1500余人次社会公益人员参与了排查,对上百个间歇排口进行了跟踪,摸清了它们的排放规律,基本掌握了济南市主要河湖排污(水)口的分布状况,初步形成了排口管理“一张图”,为济南市水生态环境实施精准化、“点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全力夯实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
解玉忠介绍,济南市组织开展黄河流域暨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开展15区县水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牟汶河、小清河等重要河段开展水生态调查,对雪野湖等重点流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巩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果。 今年以来,以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巡查排查力度,连续组织开展全流域水污染防治交叉检查、污染源达标攻坚行动、黄河流域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多次专项检查行动,先后6次开展水污染大检查,通过区县交叉检查、暗拍暗访、突击抽查等方式,出动检查人员400余人次,发现问题,逐一现场移交、推动问题在一线快速解决。
三、“互联网+”助力水生态环境监管
济南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强化科技引领,创新水生态环境监管新模式。
“技防+人防”,快速反应。打造“国标站+微站”的全域监控系统,利用81个水质监测“哨兵”,实时监控济南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在省内首个采用水质指纹溯源分析技术,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天地一体监控系统,建立济南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除河长制检查外,建立环保网格员加密巡查机制、河流沿岸徒步排查机制,形成在线监控、追踪溯源、立即整改的快速反应闭环,建立集监测、管控、执法、治理为一体的智慧环保体系,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
部门联动,紧抓落实。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流域污染治理大局观,市、县两级环保、水务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召开水污染形势分析会,深入研判问题,探源究底,寻求治污对策。多次紧急处置河流断面超标问题,通过部门联合联动形成“1+1>2”的治污新局面,破解治污难题。
加密巡查,铁腕治污。坚持沿河巡查常态化,采用不定期抽查、交叉检查、夜间排查等手段,强化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摸排潜在风险源,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持续保持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能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推动解决济南光大水务净化一厂、二厂扩建用地拆迁等难题,彻底解决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污水直排小清河问题。
编辑:王旗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有一种精神叫“走在前列 ” 05-31
坚决打好主动仗 做到“四个不放过” 商河县取缔一污染沟渠的非法作坊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