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什么样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曾将投资环境比作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这句比喻成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引,也给正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济南以重要启示。
“清新空气”,是对一流营商环境的形象比喻,不仅指的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的生态环境,还指的是高效便利法治的政务服务、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现代化高水准的城市治理,涵盖的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试想一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这样的生态环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油然而生;“在泉城,全办成”——有这样的服务环境,企业家创新创业才能踏实、放心、安心;“好学校、好医院、好社保”——有这样的社会环境,企业、群众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文明有序、干净整洁”——有这样的城市环境,各类企业、人才才能心向往之。拥有一流营商环境的城市,一定是各科优秀的“全优生”,而不是有短板弱项的“偏科生”。这就需要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努力让“清新空气”遍布济南大地。
让“清新空气”充盈,就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优质的软环境吸引人。这是一座高度重视民生改善的城市,一年来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5%,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入选“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市民幸福感指数排名居全国第3位。在此基础上,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科学布局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程序复杂的问题,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织密社保网络,以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企业在济发展无后顾之忧。
让“清新空气”充盈,就要推进生态环境优质化,用优质的生态吸引人。过去一年,济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5%,PM2.5年均浓度为自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小清河水质达到30年来最佳,泉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打造沿黄生态风貌带和湿地集群,提升城市绿色容量,建设生态保护的绿色典范;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全面消除市控断面劣五类水体;加快推进PM2.5微克攻坚行动,严格管住扬尘,实施工业企业全行业、全环节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提升泉城生态环境吸引力。
让“清新空气”充盈,就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用高水平的治理吸引人。过去一年,济南夺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三连冠”,轨道交通进入换乘时代,泉水直饮工程加快推进,坚持“工笔技法”理念推进城市治理,城市正变得更美更净更亲更暖。在此基础上,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持续推进市容秩序整治,提升城市亮化水平,扎实推进无违建工作,深化城市拥堵系统治理,不断改善城市面貌。要加快建设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让各类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企业和企业家对过去一年济南营商环境的变化感知最敏锐、最深刻。从干事创业角度来看,济南“担当实干”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从作风态度来看,务实求实的作风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常态;从政策环境来看,优惠政策频频推出,支持力度可谓空前,软环境的吸引力倍增。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就是需要保持这种持之以恒的劲头,推动服务不断提升、环境不断优化。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需要系统施策、统筹推进,需要全行业各领域从一点一滴做起。推开窗户、清风徐来——让广大企业和各行各业奋斗者畅快呼吸“清新空气”,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吴晓璐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靶向精准引燃高质量发展更大推力 04-26
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04-25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济南出大招 04-22
我市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03-11
山东公布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分工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