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工作要求,为持续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水平,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第四季度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一)政府网站
共检查纳入全国政府网站报送系统的政府网站 61 个(含13个门户网站),总体合格率100%。61家政府网站在页面底部已全部按要求添加“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入口;定时登陆“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及时转发网民留言到相关网站,更新有关备案信息,确保全部政府网站纳入常态化监管范围。
(二)政务新媒体
本次检查以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的登记数据为底数,涉及全市59个单位,包括全市12个区县、4个直属功能区、43个市直部门,与上季度检查范围一致。共排查政务新媒体账号1067个,其中正常运行的账号796个,包括:微信公众号508个,新浪微博67个,移动客户端9个,其他今日头条、抖音视频、快手视频等212个。本季度新增政务新媒体账号49个。共排查出不符合要求的政务新媒体账号2个,总合格率达99.7%。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政府网站
一是政府网站运维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单位明确了政府网站工作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了责任分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层层推进的格局。
二是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措施积极有力。历下区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一方面建立“线上线下”协调机制。按照“谁主管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确保“线上”的事情“线下”有人抓;另一方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对于涉及到的多部门、跨部门事务,确立牵头部门、协作部门,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上,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市教育局在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中,做好意见征集、多角度解读、动态调整公开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推动和保证政府信息全链条管理、全生命周期公开,促进政策文件稳步落地。市医保局聚焦“群众需要”建设群众常用专栏,加强政策解读,从群众所急所想出发建设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栏目,比如,“医保经办地址及电话”浏览量达21.1万人次,“医保待遇标准”明明白白展示我市医保全部待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医保部门中的前列。
三是政府网站安全平稳运行不断攀升。一方面严格开展抽查检查工作。在做好季度检查的同时,坚持政府网站普查工作的日常化,根据检查指标要求,通过人工自查和第三方监测协同开展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检查。全市政府网站按时限办理全市网站群“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89个;处理全市政府网站群错别字、更新不及时、错断链、暗链等问题3872次。另一方面加强在重要时间节点,落实24小时值班读网制度,采取“人工+智能”手段对信息内容进行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问题。
(二)政务新媒体
一是全市政务新媒体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显着。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对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的意见》及《关于加强全省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运营与监管机制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深入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存在问题。市政府办公厅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委网信办等部门,帮助有关单位解决排查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市中区对“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多次检查不达标的账号,勒令其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整改;历城区政府办在管理新媒体账号中,积极探索管理思路,创新自研“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统计机器人”,无需人工核查,省时省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商河县督促开设多个政务号的玉皇庙镇政府反复核查,书面说明各账号保障运行措施,确保所有账号运营达标。
二是政务新媒体日常监管持续有序开展。政务新媒体主管部门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措施。市政府办公厅根据山东省高质量考核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出政务新媒体工作的考核指标,通过第三方监测工具和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检测频次,动态跟踪、逐月随机抽查、季度全面覆盖,靶向诊断,精准监管,确保政务新媒体工作健康有序推进。目前,市直部门根据各单位运营实际,均建立了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区县主管单位也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政务新媒体监管措施,全面掌握了备案登记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中所有账号运营情况,并持续开展僵尸号的清理排查工作。
三是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日渐完善。各级主管主办单位主动顺应5G时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通过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政务服务,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在众多政务新媒体账号中,我市逐渐涌现出以教育、交通、人社、医保、文旅、公安等为部门代表的领头账号,其中,市教育局用矩阵传播树,打造“指尖上的教育”,建成含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等11个账号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以“中央厨房”模式统一规划各平台风格及定位,对同一内容多视角切入、多元化呈现、多平台分发,突出新媒体账号信息公开、便民服务、舆论引导的政务功能价值。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15个新媒体平台资源,矩阵化、创新式开展城市宣传推广:牵手王牌真人秀开展“奔跑吧济南”全网宣传,多次冲上热搜榜;微博话题“醉美济南”阅读量高达3.3亿,11万人参与讨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温暖人社”政务新媒体矩阵,统筹规划全市人社系统新媒体建设,清理整合了部分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账号,初步构建起市本级为龙头,市、区县、街道三级协同的人社新媒体矩阵。各级统一使用“温暖人社”标识,协同宣传、深耕内容、差异运营。市医保局陆续在“济南医保”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小程序上推出5大类75项掌办、网办业务,结合邮寄办和手机端拍照备案等方式,在医疗费手工报销等业务见面办的传统模式下,开辟出“不见面”办理通道。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以“我是泉城交通人”为核心公众号,形成了包含“交通人笃爱夜的黑”、“济南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济南交通工程质安中心”、“济南轨道交通”、“济南公交”等多个行业公众号的新媒体矩阵,采用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结合线下实体展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济南交通近年来在“铁路空地水”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及时向百姓传递行业新变化,解读行业新政策,提供出行新选择。“济南公安”微信公众号与“济南公安”抖音号,在传播影响力、粉丝关注量、品牌上榜率等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国庆期间,原创短视频《这盛世如你所愿》,抖音平台播放量1998万次,转评赞超120万次,进入挑战榜话题Top6,#这就是当代中国#,快手平台播放量2386万次,转评赞超320万,登榜热点话题第7名!网友纷纷留言“不能看,不能看,哭的稀里哗啦的”获1.2万人次赞同,催泪短视频戳中人心,收获网友好评,赢得网络空间一致赞誉。济南交警官方微博整体风格定义为做有温度的“济南交警”,官微后台留言反馈已成为提升群众安满度,降低12345工单量的重要渠道,对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举报等信息,每天互动信息100余条。
区县政务新媒体主管单位,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基层政务新媒体号品牌化建设的进程。其中,历下区人民政府姚家街道办事处的微信号公众号“姚 Plus”已成为与片区群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后台为群众答疑解惑300余条。历下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小程序“泉视线”,通过“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集历下景点及街道双语介绍、双语播报、地图导航、智能问答、涉外设施介绍、人流统计、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为中外游客提供覆盖“吃、住、游、娱、购”全流程的智慧旅游服务。历城区港沟街道办事处的微信公众号“港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通居民医保、失业登记线上申请流程、留言咨询等功能,居民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办理业务。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命名的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通过“远程协助”功能,实现7×24小时自主申报全流程指导服务,通过“智享地图”功能实现服务事项与服务场所双向查询服务,使企业群众咨询办事更方便、更快捷。章丘区人社局坚持边开发、边使用、边改进的工作举措,微信小程序“章么办”上线两年来,完成掌办服务事项25项,包括查询类22项,办理类3项,日活跃用户近4000余人,实现了“不见面,掌上办”的服务模式。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政府网站
认真学习借鉴《关于2021年全省第三季度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中的典型经验做法,严格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等文件精神,加强网站群管理,及时传达省政府办公厅对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有效利用全国政府网站报送系统和第三方监测机构,强化日常监测,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积极做好市政府网站群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项目准备工作。
(二)政务新媒体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各单位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务新媒体工作的首要位置,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加强信息发布审核,坚持先审后发,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
二是持续开展清理排查。部分主管单位对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及考核指标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有效的履行监管职责。下一步工作中,各级主管主办单位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务新媒体的工作出台的文件精神,熟悉政务新媒体工作的各项考核指标和规范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履职。各级主管主办单位要持续开展本级本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排查工作,彻底消除“僵尸”“空壳”账号的遗留问题;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低、实效差的账号,要加大清理整合力度,提升用户体验。
三是切实做好备案工作。此次检查中发现,有19个账号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中登记的名称或主体与实际运行中的名称或主体不一致。备案信息是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的基础。下一步各级主管主办单位要对照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的意见》(办公厅便函〔2021〕226 号)文件要求,严格按照开设、登记、变更、关停、注销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将各类政务新媒体备案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中。各级主管单位要及时对备案信息进行审核把关,杜绝走过场、流于形式;对工作中发现的错报、漏报等问题,要及时督促登记单位尽快修改完善,同时将备案工作要求列入培训内容,确保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做实。
四是加大监管检查力度。本次检查中,全市有2个政务新媒体存在“监测时间点前2周内无更新”问题,市政府办公厅立即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开展问题整改工作,认真剖析问题原因,指导开设单位切实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要求各级主管主办单位要举一反三,对前期自查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对反复出现问题的主管主办单位要组织约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日常监管,积极采取事前事中监管措施,努力杜绝出现不合格政务新媒体。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29日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