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发展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是产业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金融创新持续发展。2017年以来,市科技局联合省科技厅与历下区政府,共同打造了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暨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并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共建”机制,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人才技术支撑五大体系,构建多元化、全要素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科金模式”。目前已引入金融、知识产权、孵化器、交易中心等7大类60余家机构,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科技成果服务协议,并且设立了平阴中心(区县代表)、聊城中心(省会经济圈代表)和北京中心(双飞地代表)。
一、我市科技金融工作概况
(一)打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链条。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推动产业聚集创新,借鉴中关村经验,引入“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并推出科技信贷、供应链金融、政银保等多种金融解决方案,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探索了新模式、新渠道。科金大厦运营4年来,评估专利1831项、评估金额达6.8亿元,齐鲁银行科技支行已为全市4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累计发放科技贷款约60亿元。
(二)铸造科技企业成长创业摇篮。积极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引入微软在全球唯一一家以金融科技为主题的孵化平台——微软济南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微软的丰富资源,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为团队提供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为济南乃至全省创新创业者提供高质量、强资源发展环境。2020年,完成科技项目评估4046项,挂牌高校及科技型企业融资项目290宗、金额22.7亿元,其中成交95宗、金额6.82亿元。目前入孵项目总估值超过15亿元,累计获得投资5225万元。
(三)搭好科技金融动能转化支撑桥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汇集微软、亚信、北大软件、云易天成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和前沿技术,为全省十强产业及公共管理等领域,提供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升级等解决方案,强力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目前,智慧医疗项目已在西安咸阳、安徽阜阳、山东潍坊完成落地。
(四)筑牢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梦工厂。瞄准专业引才、资本引才,建设高层次人才项目(山东)加速器,围绕十大千亿产业,重点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让基金团队把关筛选项目,运营团队负责项目落地发展,科学家安心搞研发;好项目既要找得到,又能留得下,还得发展好。目前,已加速院士创新项目、国家重点人才项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项目13个,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孵化新高地。
另外,汉峪金谷内基金大厦等高端金融载体也相继启用,区内已集聚股权类投资机构45家,成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新引擎。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科技金融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科技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科技金融体系还不健全,“科金模式”推广拓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科技金融改革推进还不够快,当前我市对科技创新的扶植仍以财、物补贴为主,科技投资基金数量少,缺乏专业科技保险、科技种子基金,市场化股权投资退出路径不明确,科技金融工具、制度、政策、服务等系统性创新性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支撑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知识与技术主导、境内外各类资本和投资机构、科创投资基金深度参与的主流投入格局尚未形成。
三、有关建议
(一)强化金融对创新链的支撑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源泉,必须突出金融在整个创新链条中的支撑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政企共建模式,突出以资金链支撑创新链、引导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增强科技金融发展的硬约束下,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金融供给与科技企业需求的信息沟通,有效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二)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科创企业融资贷款扶持力度,鼓励设立科技银行、科创保险公司等科创专营机构,为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便捷化信用担保平台。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和投资机构来济设立创投基金,创新国有资本领投、跟投等参与模式。加强科技企业上市工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要素市场,支持科创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活动。
(三)加强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在多元化信贷服务、保险服务等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缓解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与以互联网金融、PE/VC、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新金融形态相互交织,畅通金融服务创新发展“输血”通道。强化政府引导,借鉴杭州市先进经验,探索实施“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引导基金+周转资金+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市场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针对“准落地”科技成果出台专项政策,探索打通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环节融资瓶颈。
市政府研究室 2021-12-20 09:24:36
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发展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是产业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金融创新持续发展。2017年以来,市科技局联合省科技厅与历下区政府,共同打造了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暨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并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共建”机制,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人才技术支撑五大体系,构建多元化、全要素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科金模式”。目前已引入金融、知识产权、孵化器、交易中心等7大类60余家机构,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科技成果服务协议,并且设立了平阴中心(区县代表)、聊城中心(省会经济圈代表)和北京中心(双飞地代表)。
一、我市科技金融工作概况
(一)打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链条。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推动产业聚集创新,借鉴中关村经验,引入“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并推出科技信贷、供应链金融、政银保等多种金融解决方案,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探索了新模式、新渠道。科金大厦运营4年来,评估专利1831项、评估金额达6.8亿元,齐鲁银行科技支行已为全市4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累计发放科技贷款约60亿元。
(二)铸造科技企业成长创业摇篮。积极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引入微软在全球唯一一家以金融科技为主题的孵化平台——微软济南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微软的丰富资源,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为团队提供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为济南乃至全省创新创业者提供高质量、强资源发展环境。2020年,完成科技项目评估4046项,挂牌高校及科技型企业融资项目290宗、金额22.7亿元,其中成交95宗、金额6.82亿元。目前入孵项目总估值超过15亿元,累计获得投资5225万元。
(三)搭好科技金融动能转化支撑桥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汇集微软、亚信、北大软件、云易天成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和前沿技术,为全省十强产业及公共管理等领域,提供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升级等解决方案,强力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目前,智慧医疗项目已在西安咸阳、安徽阜阳、山东潍坊完成落地。
(四)筑牢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梦工厂。瞄准专业引才、资本引才,建设高层次人才项目(山东)加速器,围绕十大千亿产业,重点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让基金团队把关筛选项目,运营团队负责项目落地发展,科学家安心搞研发;好项目既要找得到,又能留得下,还得发展好。目前,已加速院士创新项目、国家重点人才项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项目13个,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孵化新高地。
另外,汉峪金谷内基金大厦等高端金融载体也相继启用,区内已集聚股权类投资机构45家,成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新引擎。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科技金融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科技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科技金融体系还不健全,“科金模式”推广拓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科技金融改革推进还不够快,当前我市对科技创新的扶植仍以财、物补贴为主,科技投资基金数量少,缺乏专业科技保险、科技种子基金,市场化股权投资退出路径不明确,科技金融工具、制度、政策、服务等系统性创新性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支撑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知识与技术主导、境内外各类资本和投资机构、科创投资基金深度参与的主流投入格局尚未形成。
三、有关建议
(一)强化金融对创新链的支撑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源泉,必须突出金融在整个创新链条中的支撑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政企共建模式,突出以资金链支撑创新链、引导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增强科技金融发展的硬约束下,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金融供给与科技企业需求的信息沟通,有效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二)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科创企业融资贷款扶持力度,鼓励设立科技银行、科创保险公司等科创专营机构,为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便捷化信用担保平台。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和投资机构来济设立创投基金,创新国有资本领投、跟投等参与模式。加强科技企业上市工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要素市场,支持科创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活动。
(三)加强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在多元化信贷服务、保险服务等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缓解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与以互联网金融、PE/VC、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新金融形态相互交织,畅通金融服务创新发展“输血”通道。强化政府引导,借鉴杭州市先进经验,探索实施“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引导基金+周转资金+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市场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针对“准落地”科技成果出台专项政策,探索打通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环节融资瓶颈。
编辑: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