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审批”工作模式,是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对企业登记注册申请进行“适时指导、即报即审”的模式,将企业登记注册由工作日的8小时向全天候24小时延伸。
一是技术赋能。依托信息化和大数据为支撑,根据商事登记的不同应用场景,通过手机移动端的“商事登记审批系统”,采取专人值守、独立审批、信息互动、数据共享的形式,实现掌上“即提即办、即审即核、即核即结”,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化和智能化的政务服务。申请人在山东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或“爱山东”APP提交企业设立登记申请后,工作人员会即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的“商事登记审批系统”进行网上指导和在线审批。同时,也可根据企业提交的书面材料,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现场办理相关审批服务,并发放营业执照。
二是突破限制。“即时审批”设备由手机移动终端与专业网卡组成,方便小巧,便于携带,能够突破固定时间、固定线路和固定场所的限制,使工作人员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对企业登记注册申请实施“适时指导、即报即审”,对推进商事登记“极简审批”服务是又一有益的尝试。
三是数据共享。手机移动端的“商事登记审批系统”搭建了电子证照、数据交互、身份认证等支撑平台,企业在办理完营业执照后,登记机关会即时将企业相关信息推送至医保、社保、公安、税务、公积金和银行机构。同时,按照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实现相关许可事项的联合办理,推动形成商事登记“1+N套餐服务”的新格局。
四是人员支撑。登记机关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组建“即时审批”工作队伍,配备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确保专人专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将软件应用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技术人员,保证系统稳定有序正常运行。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服务重大项目、急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入手,通过延伸服务时间和触角,为“即时审批”开好头、迈好步。
五是制度护航。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制定了“即时审批”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了“即时审批”日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同时要求工作人员通过“即时审批”在线工作台账,实时记录在“即时审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月进行总结反馈,保证“即时审批”系统日日有推进、月月有进展,为“即时审批”工作的落地实施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商事登记“即时审批”工作模式的推出,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目前,有审批权限的工作人员针对全市企业申请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业务,均可使用手机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制约,随时对企业和群众申报的网上材料进行指导、受理、核准工作,实现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的“即提即办”、“即审即核”和“全天候不打烊”。另一方面拓展了“不见面审批”的内涵。“即时审批”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通过全流程电子化方式,使得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办理全程不需到现场。申请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办理,并同步获取电子营业执照,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自2021年9月试运行以来,济南市范围通过商事登记“即时审批”工作模式办理的业务达900余件,为企业节省了90%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极大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辑:安娜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