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起步区:全员抢收“护送”秋粮颗粒归仓
        发布日期:2021-10-10 08:13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9月以来持续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9月下旬和国庆期间的降雨,让部分农田出现大面积积水,为秋收带来重重困难。

        29.59万亩“粮田”的抢收抢种迫在眉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将排涝抢收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召开“三秋”农业生产排涝抢收抢种工作会议,全面动员各方力量。从部室到街道,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全力以赴抢收抢种,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全面摸排,田间地头“商量”对策

        排涝抢收抢种工作启动后,起步区有关负责同志带头,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对辖区秋粮种植积水面积进行全面摸排,并对难点、堵点研究解决方案,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排涝保秋收工作。

        经统计,起步区29.59万亩秋粮种植面积中,农田积水面积达10万多亩。为此,田内排涝成为抢收抢种工作的重点。

        为解决难题,起步区各街道立即安排组织挖掘机等机械及时疏通堵点,对于农田内积水较重地块调用抽水泵等机械排水。

        “小张村农田排水沟渠不通,玉米地里的积水很严重,眼看粮食要泡在地里了,快帮我们看看这是咋回事啊……”10月4日清晨,一通“求救”电话打到大桥街道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值班人员立即到现场实地勘察,在雨中沿着沟渠巡查堵点,直到贾家村东安置区才找到了“答案”——由于施工,沟渠被截断导致水渠不通畅,农田无法排水。

        找到问题“根源”后,大桥街道立即协调,安排挖掘机疏通沟渠。连续作战一天,沟渠堵点终于被“打通”,农田里积水排出,总算让村民们松了一口气。

        除了机械排涝,起步区各街道还发动各村党员干部“人工挖渠”,跟时间抢跑排水除涝。

        崔寨街道范铺村大堤内有田地600余亩,其中400余亩出现了内涝。面对这种情况,范铺村党支部书记谢英杰心里早就有了“对策”。他先组织村“两委”成员组成防汛小组,分片区查看受灾情况,发动大家争当“义务工”,冒雨挖沟排水。同时,在微信群发动村民积极排涝,党员群众齐上阵,全力解决农田积水问题。经全面排查、充分调度,起步区各街道累计投入机械设备500余台(套),截至目前,该区农田积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人机结合,分秒必争“抢收”秋粮

        今年提高玉米收割效率的“神器”无疑是履带式收割机。

        为抢抓农时,起步区迎难而上,组织辖区农机服务合作社新购进履带式收割机8台,还辗转枣庄、肥城等地实地考察、多方协调,调入履带式收割机6台,采取分段抢收、人停机不停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玉米抢收速度。“这种履带式收割机,机身重量轻,又能履带行走,在雨后松软的玉米地里方便行驶,还不会对地面造成影响,能大大加快收割进度。别看这机器小,一趟下来能收2000多斤呢!”西屯村党支部书记艾传海说。

        对于机械无法作业的农田,起步区发动各村群众依靠人力收割。

        连日来,在大桥街道小王村玉米地里,有一支“党员干部突击队”,起早贪黑地掰着玉米,还有人负责将玉米从地里搬运出来,一派忙碌景象……“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动员群众参与进来,抓住降雨间隙和天气转晴有利时机,突击抢收,说啥也得把玉米收回村民家里去。”小王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勇说。

        跟小王村一样,范铺村同样也在全面动员群众靠人工将玉米从田地里搬运出来。但是大堤路面因为积水导致车辆行驶困难,再加上大堤上来往车辆多,存在安全隐患。村党支部书记将情况上报后,很快,就有2台挖掘机、1台铲土机、6辆煤矸石运载车开进村里,铺垫好了泥泞的道路,一辆辆运输车满载玉米顺利通过。

        人机结合,党群齐心,起步区秋粮抢收不断提速。截至10月9日,该区已抢收玉米种植地块面积约20万亩,努力做到了抢收快收、应收尽收、确保归仓。

        除了统筹秋收秋种外,起步区还对道路、桥梁、危房等重要区域重要地段开展了大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群众安全;抓好保险理赔和小麦供种等服务保障工作,对因受涝减产的,及时组织保险公司到现场开展勘验定损,已勘验定损面积约3万亩;组织开展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已供应小麦良种约200万公斤,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

        编辑:张婉莹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