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莱芜高新区:产业再升级 动能更澎湃
        发布日期:2020-08-27 07:4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次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大考”,莱芜高新区以“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咬定目标,狠抓落实,1—7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过亿元企业18家;过5000万元企业36家。维达集团产能向华北地区转移,山东公司满负荷生产,7月份当月实现产值5246万元,同比增长41%,1-7月累计实现产值3.8亿元,增长7.24%。鲁能开源电器新开拓中铁和重汽市场,订单大幅上升,1-7月份实现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25%。这些数据是莱芜高新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的喜人成果。

          抓技改、优工艺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莱芜高新区将抓技改、优工艺作为增强现有企业发展后劲的关键,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项目质量不断提升、数量持续增加。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81个,计划总投资194.6亿元,已陆续开工建设,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全年投资的68%。1—7月份,完成工业技改项目备案3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其中25个项目顺利开工并纳入统计系统。

          近日,山东成通锻造有限公司新上一台1600吨摩擦压力机。这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锻压设备。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煤矿机械配件质量要求也更高,这为成通锻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更新升级生产设备,今年共投入3000万元购买更新设备。

          目前,泰禾生化已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和设备实现国内领先。他们的目标是以有机酸为基础,进一步开发有机酸延伸产品,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把生物产业做大做强。

          美貌化妆品是一家以化妆品研发、生产、电商为主营业务的现代化新型互联网电商企业,除了拥有一支高质量研发团队,今年,还与“中国玻尿酸之父”凌沛学博士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凌博士研发实验室,专攻世界前沿高科技护理产品开发研制,不断升级更新产品。规划研制开发面部护理新产品28个、身体护理产品5个系列,申报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5项。下一步,还要依托凌博士研发实验室,生产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升级。

          投资1.2亿元的鲁中汇源生产线技改提升项目、山歌食品鲁中粮油科技园项目……一批批技改项目正在实施中。莱芜高新区表示,将每年实施一批工业技改项目,力争三年内智能化技改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依托这些技改项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促进产业由简单的产能扩张向高附加值增长的转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智造济南”新板块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月份召开的全市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吹响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新高地的“冲锋号”。莱芜高新区以动员大会为契机,突出重点产业,强化要素保障,聚力攻坚突破,努力打造“智造济南”新板块。

          朗进科技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变频车载空调自主研发、定制生产的企业,一直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深耕不辍。除了专注于超低温变频热泵技术外,朗进科技紧紧抓住智能化这一全球趋势,开发出智能运维系统。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重点构建智能化先进研发平台,在智能化、车载空调人工智能技术等方向进行重点突破,满足乃至创造市场需求,引领行业发展。

          8月25日,在瑞青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涡旋式压缩机10万台项目正在进行紧张调试。

          瑞青科技项目产品拥有节能变频、热能管理、电池能效管理、发电机充电管理、高能效涡旋式压缩等五大核心技术,节能达到30%。经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压缩机最高能效比达到3.77,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作为空调生产的上游企业,这一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推动莱芜高新区制造业的提档升级。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3层生产车间2座,共计3.6万平方米。精加工车间建设已经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现已到位,计划9月份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其他设备正按计划陆续跟进。

          智能仪器仪表的代表企业力创科技公司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高压电能表国家标准,从芯片研发源头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面对成绩,他们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他们紧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国家治水政策方针,投资6000万元进行多用户物联网超声水表智能全自动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成功一种多用户超声水表,抗冻防水浸,采用超声计量,可达到滴水计量,有效降漏损,目前已通过试点试行,获得了市场认可。

          新项目落地 提升“朋友圈”档次

          6月30日,莱芜高新区通过视频形式与思爱普智能制造创新赋能产业园项目签约。思爱普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品牌价值位居德国第一、全球第十三位。项目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及厂房,成立1个中心、3个平台,即数字化创新赋能中心和数字化产业和服务平台、“双招双引”平台、数字化人才平台,通过产业导入和云招商,引入长三角区域与莱芜高新区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优质项目,力争5年内引入配套企业200家,独角兽企业2至3家,实现税收4亿元。这一新项目的签约,让莱芜高新区的几大产业又多了一位“新朋友”,有利于形成产业共生生态新模式,聚集相关产业的顶尖人才,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在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济世药业项目拥有8名行业领军人才、20名以上硕士组成的创新研发团队,研发的国家一类创新药物丹酚酸A填补国际空白,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8亿元。

          这些新项目的落地,是莱芜高新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它们顺应产业大潮而来,积极融入产业链,助力莱芜高新区向一流产业园区迈进。

          经历过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大考”后,莱芜高新区找准定位,立足重点产业,制定了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下一步,莱芜高新区将瞄准产业集群发展“主方向”,坚定不移推陈出新、以新促高、融合互促,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把产业结构调优、制造能力调强、质量效益调高,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编辑:时金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