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3370100004189269K/2020-203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组配分类: | 工作进展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20-06-16 |
近日,高新区政法委与公安分局联合成立“警调对接工作联络办公室”,在辖区6个派出所建立警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12名人民调解员宣传法律、调解矛盾、预防纠纷,构建了以调委会建设为依托,驻地派出所与司法所共同管理,治安调解、人民调解联动发力,村居网格民警、调解员共同参与的“一体两翼多点式”警调对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高新区多元调解工作体系,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创新了新举措。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充分把握“枫桥经验”深刻内涵,大力推进多元调解化解纠纷体系机制建设,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切实筑牢 “第一道防线”,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上交。
诉调联动 促进和谐
积极构建“诉调联动”化解矛盾工作机制,选派6家律师事务所12名优秀律师进驻法院诉讼大厅开展调解工作,将“调解”建在了“诉讼”的家门口。2019年又在舜华路街道办事处的8个村居挂牌成立综合治理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室,使诉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向村居一线延伸,让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更加便捷高效、灵活简便,更加接地气。通过诉调联动工作开展进一步疏导群众情绪、减少对抗,仅在2019年就参与调解案件2194件,真正让“调解”成为了“诉讼”的减压器和缓冲阀,把矛盾解决在“诉前”,宣传了法律、平和了情绪、促进了和谐。
调解超市 守护平安
在高新交警“道路交通事故调解超市”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协调发挥各类调解服务资源优势,推动创建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保险调解等行业性专业性多元联动的新型调解工作机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道路交通纠纷化解的特色名片。2020年4月,高新区法院驻高新交警大队“道交事故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高新区道路交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了又一次提速增效。
群众吹哨 法律报到
5月15日,高新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在奥盛大厦国际报告厅举行,高新区第一个流动的法律服务团队成立了。高新区赋予法律服务队深入企业面向群众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专业法律服务的职能,要求通过主动服务与接受申请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倾听企业群众需求,传递法治理念,化解矛盾纠纷,提供“订单式”服务、“到家式”服务,加大流动力度,做到“群众吹哨、法律报到”,实现“有吹哨即报道”的工作模式,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商事调解 服务发展
积极协调推动商事调解工作开展,化解企业商事纠纷,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结合企业“网格化”管理,由园区项目专管员兼任调解员,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加强企业服务,积极做好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商户、企业与人民群众间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耐心细致帮助当事双方,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高新法院同北京融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授牌签约成立济南调解室。5月12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济南调解室揭牌,为及时化解企业商事纠纷,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商事争端解决方案。
全面推动 整体发力
高新区高度重视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开展,持续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参与人民调解,选聘优秀人员充实调解队伍,大力培养村居法律明白人,不断提升人民调解专职化专业化社会化工作水平。年初伊始,政法委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奔赴调解岗位。持续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指导力度,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目前高新区辖区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共建成调委会197个,选配人民调解员824人,建立其他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21个,选配调解员76人,2019年参与调处矛盾纠纷3000余件。各部门广泛开展行政调解工作,2019年全年,建设领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548起,涉及农民工7617人,解决被拖欠工资约1.43亿元;金融领域处理12345投诉223件;市场监管承办12345系统交办工单19262件,承办全国12315系统工单、上级交办单等3000余件,总受理量超过2.2万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多元调解”机制的构建,大量矛盾纠纷得到调处化解,既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推进了社会治理创新和“法治高新”“平安高新”建设,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营造了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作出了高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