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诺奖工作站、院士团队、省科学院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高校院所创新引领作用,建立合作交流平台;突出服务山东大学,加强在多领域、深层次的对接合作,搭建常态化对接机制,对接高端前沿产业,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探索建立研发合作平台、共建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将山东大学的创新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助推历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发挥“双创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万城科创产业园、济南中物科技园、店数科技、山东青年东风科创园等“双创”平台功能,打造一批集科技领域人才培养、科技信息交流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合作创新机构集聚区。
三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实现生产环节智能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编辑:高冰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商河县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04-13
市中区三项措施化危为机服务外贸企业发展 04-01
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务虚会召开 03-28
山大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助推器” 03-20
济阳区济北经济开发区制定经济发展服务生包联企...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