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制定保障指南答复企业咨询
2月12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服务保障指南,针对复工复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公布了不少隔绝病毒感染的“绝招”。同时,向社会公布各相关领域第一责任人电话,及时答复企业咨询,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在食品生产企业方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制度,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其中,严格复工人员疫情核查,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对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经相关负责人员验收确保合格。
同时,严格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特别提醒食品生产企业,严禁采购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严禁食品生产过程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
在食品经营企业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营业时间,必要时可适当缩减营业时间。企业配备测温仪,对消费者进行测量体温,员工上岗前应检测体温;定时清洗消毒场所设施,每天对保洁设施、人员通道扶手、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同时提醒注意正确使用消毒液体,防止因环境消杀造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污染。
特别指出,散装食品和粉状无法淘洗的食用农产品未使用有效防护设备的,畜禽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不齐全的,一律不得经营。停止提供食品“试吃”服务,提倡刷卡支付、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结算。
复工之后,选择食堂、外卖就餐安不安全?指南重点指出,要加强开工单位集体用餐方面的员工管理、原材料管理、卫生管理和操作规范监管,同时倡导分餐或者打包等方式,保障用餐安全,杜绝疫情传播。
通过加强网络订餐监管解决分散的工作用餐问题,重点加强配送人员管理,全面佩戴口罩,每日测量体温;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升级站点消毒措施,推广应用“食安封签”;实行无接触取餐和配送,避免配送人员与经营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同时,倡导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保障。
额温计、红外测温仪作为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数据是否准确至关重要。据了解,计量生产企业应开通“绿色通道”,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企业计量设备检定校准需求,及时受理,特事特办,依企业需求安排相关计量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同时,设立疫情防控收发窗口,对专业疫情防控计量设备第一时间负责受理计量设备检定业务,即送即检,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开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品生产、特种设备生产等市场监管领域各口面负责人联系方式,“全天候”接受企业咨询。
劳动用工 官方解答支持稳定劳动关系
2月12日获悉,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转发人社部等4部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对灵活处理劳动用工问题、协商处理工资待遇问题进行指导,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劳动关系。
员工不能按期返岗,怎么办?
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企业可主动与职工沟通,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企业,可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兼顾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损失。
企业要开工,员工不愿复工怎么办?
企业开工需提供必要的防疫保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妥善安排工作时间。对不愿复工的职工,企业工会要及时宣讲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和企业复工的重要性,主动劝导职工及时返岗。经劝导无效或以其他非正当理由拒绝返岗的,企业可依法处理。
员工因疫情不能返程,会被辞退吗?
对于因隔离、留观、治疗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导致员工暂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劳务派遣工。
被隔离不能正常工作,工资怎么办?
职工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职工,按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企业因疫情经营困难,不能正常支付工资怎么办?
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企业,可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减轻资金周转压力。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保障职工工资待遇权益。
行政审批 服务专班提供“一站式”服务
2月11日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了解到,立足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针对办件量大的商事登记业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建成立了“佳佳帮您办”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努力打造“在泉城·全办成”服务品牌。
据悉,“佳佳帮您办”服务专班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经贸商事处工作人员姚佳的名字命名,由3名工作人员组成,服务电话67888080。作为服务专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姚佳有着近10年的企业登记工作经验,“我们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企业登记、档案查询、广告发布、计量、商务等商事登记业务的咨询、指导和帮办服务,提升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业务指导+信息服务。服务专班将对企业和群众电话业务咨询进行答复,帮助企业解决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网络、邮寄等“不见面”形式进行申报。对企业来电咨询涉及企业登记注册流程、材料规范、区县局联系方式等有关问题,即时向咨询人发送问题答复短信。除此以外,服务专班还将为全市企业提供经贸商事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提供企业“复工”政策咨询。
一企一策+帮办代办。对于全市重大招商项目、外商投资、大型连锁企业等,服务专班将实行帮代办服务,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帮办方案,通过上门服务、全面跟踪等形式,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行政审批工作的困难。
电话回访+政策支持。在“售后服务”方面,“佳佳帮您办”服务专班每日将按照一定比例抽取当天新设企业,进行电话回访,询问企业对办理情况的意见建议。同时,了解企业后续经营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协助办理相关行政审批许可事项。
司法服务 六项举措帮助解决法律难题
2月12日获悉,市司法局发出通知,推动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与中小微企业有机融合,重点采取六项举措,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因疫情影响产生的不可抗力、劳资关系、合同履行、贷款偿还、建筑工程、医疗纠纷、风险防范等法律问题及经营困难,提供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
组建法律服务队伍。成立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调研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法律服务问题,编制法律指引,利用公众号、网站等广泛宣传,供企业参考借鉴。
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设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专席,在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实体平台咨询专席,为企业开辟咨询绿色通道;引导各司法所主动作为,关注辖区中小微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发展困境,积极协调专业人员帮助解答;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作用,鼓励中小微企业行业组织与协会对接,解决企业面临的法律难题;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登录山东法律服务网线上咨询,足不出户,在家“问诊”。
积极开展法律体检。依托市律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法律服务团,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开展免费体检,鼓励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担任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免费企业法律顾问,及时为企业服务。
开展专项调解服务。中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产生的各类纠纷有调解可能的,可以与市、区县司法局,各司法所联系,寻求调解组织的帮助。或向市律师协会调解中心、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律师调解。鼓励使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远程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做好政策解读、法律释疑、普法宣传,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引导律师积极代理中小微企业的涉疫情案件,参与中小微企业涉疫情非诉法律事务;引导公证机构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开展不可抗力相关公证,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困难、追偿欠款而提起的提存等提供优质公证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复产、转产、增产;引导司法鉴定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案件优先受理、加速办理。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在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因疫情产生法律服务事项时,减免法律服务费用;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按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案情特别复杂的,积极与各级财政部门沟通,争取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
编辑:时金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政务服务工作的通告 02-01
我市商业服务质量全面升级 01-15
泉城公证处多举措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01-10
推动银政服务一体化打造“济南服务”品牌 12-28
济南市首个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上线试运行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