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注重与济阳本地文化高度融合。以辖区60公里堤顶道路为主线,深度融合济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曲堤镇乔家村上杠高跷、张尔岐的传说、济阳黄河泥塑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公里设一处文化宣传栏,建成了十里黄河文化长廊、十里流域风采长廊、十里沿黄文化长廊、十里黄河法治长廊、十里工程特色长廊和十里生态文明长廊,充分展示黄河文化与沿黄文化的双向魅力,使市民群众走进济阳、了解济阳、关注济阳。
二是高质量打造宣传矩阵。重点围绕大柳店险工、沟杨险工、葛店险工、张辛控导等10处工程面貌好、群众集聚较多的地点,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微公园”,文化元素多重多样,创意安全警示引人注目,在济阳黄河全线形成了以黄河健身公园为中心的串珠式景点布局,市民及游客好评如潮,成为 “幸福河”景观带。
三是启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工作。主动对接黄河致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提出整合黄河健身公园、安澜湖公园以及澄波湖公园等丰厚的水利资源优势,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构想并拿出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节点推进。
编辑:高冰
- 热点推荐
- 相关阅读
济阳区2020年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01-07
生态环保“铁军”撑起济阳一片蓝 01-07
济阳区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 01-02
济阳旅游“城郊型”迈向“城区型”的“创变20... 12-30
济阳区1至11月份空气质量综合得分居全市首位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