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图片新闻
        济南城管在全省住建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发布日期: 2023-01-31 来源: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字号:【


        1月31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了过去五年及2022年工作,分析形势、凝聚共识,安排部署住建领域今后五年特别是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领导班子成员,二巡、总师、专员,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16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执法)局、住房公积金中心,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济宁、威海、菏泽市城乡水务(水利)局,济南、青岛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省住建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徐启峰传达了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润晓宣读了全国住建系统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表彰名单、“泰山杯”奖和山东建筑工程大师表彰决定。


        省住建厅长王玉志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后五年住建事业的主要目标为: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取得显着进展、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宜居宜业美丽村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济南市城管局、青岛市住建局、淄博市城管局、烟台市住建局、潍坊市住建局、济宁市住建局先后做了典型发言。


        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宗生在发言中表示,2022年济南市城管局认真落实省住建厅“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建模范机关”工作要求,把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履职能、解难题、促发展上。抓住契机、统筹推进品质提升,紧盯重点、全力推进创新突破,实用为先、着力强化数字赋能,规范执法、努力打造过硬队伍,关注民生、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以务实扎实的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023年,济南城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贯彻精神具体化、任务目标措施化、推进落实清单化、工作成效责任化”的总思路,以城市管理效能评价、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强化“大城管”作用发挥,统筹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工作;深化数字应用,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加快设施建设,助力“无废城市”绿色发展;健全城市管理标准,完善城市管理制度,补齐精细化管理短板,全面提升省会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文如下

        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宗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济南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向大家作交流汇报。2022年,济南市城管局认真落实省住建厅“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建模范机关”工作要求,把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履职能、解难题、促发展上,以务实扎实的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抓住契机,统筹推进品质提升近年来,省住建厅先后牵头开展了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管理效能评价等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统筹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难点、堵点、盲点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济南市城管局紧密结合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职能,统筹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深入推进城市“微整形”、打造特色街区风貌、规范照明亮化、持续增绿赋美、治污治脏治乱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在省直多部门组织开展的联合评价中,济南市16项以上二级指标在全省得分第一。以在济南举办的国际、全国、全省重大会议、会展、赛事、经贸交流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统筹治理市容环境秩序,在圆满完成80余次保障任务的同时,城市品质也实现了常态有进步、一年迈大步。二、紧盯重点,全力推进创新突破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大事。


        2022年,济南市城管局坚持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落实落细,深入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模范机关活动,探索省市区街居“五位一体”模式,突出党建引领,全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体系,创新打造的国内领先、江北最大、山东首座“全链条、长工艺”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提前建成运营,充分发挥省市一体化发展优势,打通了与新泰、肥城、齐河、邹平、沂源等周边5个城市垃圾焚烧设施共享渠道,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和全量焚烧。商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结束了垃圾外运处理的历史。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评估中,济南市位居全省前列。3处分类投放点改造提升项目入选住建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3处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第一批名录,7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中央电视台、《中国建设报》等媒体专题报道。三、实用为先,着力强化数字赋能数字建设关键在于实用、管用、好用。2022年,济南市城市运管服平台建成,汇聚了城市管理领域15个相关部门业务数据,接入435张表单、7200余万条数据、40个信息化管理系统、1万余路政法综治和住建工地监控视频。


        建立了部分城市部件“数字身份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数字化+路长制”工作机制,纵向做到国家、省、市、区、街、居6级联通,横向联动26个市直部门、304个区直部门和街办,覆盖1152个社区,对18大类163小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综合巡查、统一交办、快速处置,实现72类案件自动分拨处理。2022年数管系统累计立案 67万余件,办结率达 97%。积极探索环卫作业智慧升级,5G无人驾驶机扫车成功试点。大城“智”管的作用日益凸显。四、规范执法,努力打造过硬队伍持续深化巩固“强转树”成效。大力推进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中队办公用房、执法装备、信息化等“硬件”建设和组织生活、行为规范、执法纪律、队伍作风等“软件”提升,全市169个基层执法中队的“硬、软”两建实现史上首次统一,人员素质、队伍形象、办案质量、执法效能、基层活力等实现多重提升。住建部、司法部分别带队调研,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为全省基层城管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方案。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实施“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推出一批安全监管典型执法案例、全省住建领域“优秀行政处罚卷宗”和“教科书式行政执法案卷”。


        五、关注民生,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城市管理,民生为本。2022年,我们持续实施“照亮回家路”工程,全年新增路灯1631盏,增亮8590盏,解决了一批“有路无灯、有灯不亮”民生问题,全市平均亮灯率99.46%,事故修复及时率100%,济南城管主导制订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以智能化、人性化、便民化、多功能化为目标,建设改造二类及以上标准公共卫生间129座,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指标任务,设置密度居全省首位。


        深化10048万平方米道路和40余万处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主次干道省级示范路占比99.9%,深度保洁面积全省第一。探索在支路街巷设置337处疏导点实行划线经营,努力让城市管理更加惠民便民,占道经营投诉率呈连续下降趋势。统筹推进窨井盖安全整治,排查建档55万余个,整治病害和无主井盖6.9万余个,增设7万余套防坠网,努力守护好群众“脚下的安全”。以城市管理进社区为抓手,在全市推广“小巷管家”模式,探索化解社区停车难、出行难、保洁难、维护难、绿化难等问题。打造2个示范党支部,19个五星党支部。疫情期间,组织党员先锋6000余人次下沉基层,协同处置1458吨医疗废弃物,助力疫情防控和安全。2022年,我们共收到市民表扬工单、锦旗和感谢信1500余件,努力让广大市民真切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23年,济南城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贯彻精神具体化、任务目标措施化、推进落实清单化、工作成效责任化”的总思路,以城市管理效能评价、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强化“大城管”作用发挥,统筹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工作;深化数字应用,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加快设施建设,助力“无废城市”绿色发展;健全城市管理标准,完善城市管理制度,补齐精细化管理短板,全面提升省会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