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法贯彻实施,健全完善社区矫正执法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山东省司法厅制定出台《山东省社区矫正权责清单》(以下简称《权责清单》),明确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受委托司法所权责事项。其中,省级社区矫正机构6项,市级社区矫正机构9项,县级社区矫正机构41项,受委托司法所23项,涵盖从调查评估到解除矫正的全过程,凸显了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执法主体地位。
《权责清单》坚持依法依规,明确权责依据。严格遵循职权法定原则,依法依规确定权责事项和运行程序,确保每项权责设定于法有据、运行程序合法合规,坚决杜绝在法定之外设定职权、在清单之外行使权力。坚持权责一致,明晰权责范围。按照社区矫正立法精神和“权责相一致”原则,科学合理确定省、市、县社区矫正机构和受委托的司法所的权责范围,进一步明确各层级权力和责任的边界,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社区矫正权力运行体系和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协调机制,着力解决权责失衡、界限不清等问题,确保权力运行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坚持协调一致,规范权力运行。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进一步完善、细化、规范权责事项运行程序,明确权责事项层级间的分界点、衔接点,确保权责链条无缝对接、权力运行可查可控。
据介绍,《权责清单》的出台,使社区矫正执法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运行更加规范,将对推动严格规范执法、提升社区矫正公信力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权责清单》也为各地创新“队建制”管理模式、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委托事项留足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