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把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 ||||
|
||||
岁末年初,往往是安全生产关键期和事故多发期。不久前,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今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制定部署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山西要求全省煤矿在重要作业场所增设完善视频监控,山东将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事实证明,坚持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把安全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方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监管要求高、难度大,必须善于向技术借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目前,我国已实现全国高危行业企业联网监测,构建了安全生产“智慧监管”模式,建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应进一步发挥技术的作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隐患“技防”水平。 监管有力,更要生产自觉。当前仍有个别企业存在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履行、不落实,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甚至违法违规、冒险蛮干的现象。应以严密制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让规定落到实处,督促企业第一责任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自觉守好安全底线。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但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就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