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济南市2022年人防避暑纳凉为民服务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全市各避暑纳凉场所共接待纳凉市民约180余万人次。

为做好今年人防避暑纳凉工作,市人防办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防优势,积极整合人防资源,于6月中旬至8月底,开放9处共计10万余平方米具备条件的人防工程为市民提供避暑纳凉场所,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为民服务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收到了显着的社会效益。






一是提前开放,彰显担当。6月中旬,在我市持续高温天气,气象台发出红色预警的情况下,根据办党组指示,有关单位和处室以“高温就是命令”的雷厉作风,在提前具备纳凉条件的基础上,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公布了人防避暑纳凉点提前开放的信息和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地图,在全市“战高温,保民生”的工作中,突出了人防特色,彰显了人防担当,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要纳凉,到人防”的服务品牌更加闪光。二是优化服务,打造特色。市区(县)两级人防部门积极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将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场所作为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唱响主旋律,宣传正能量,进一步丰富了人防避暑纳凉活动形式和内涵。市人防办充分利用好佛慧山“济南人防初心长廊”、纬十二路人防商城负二层、千佛山人防工程威龙大酒窖等特色工程,开展人防宣传、红色教育、“百姓大舞台”群众性文艺汇演等活动,还在马鞍山银座商城增设“人防公益书屋”,在经十一路人防商城增设“广兴书场”,进一步丰富了避暑纳凉为民服务内容。今年我市还新增了莱芜区和平阴县两处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场所,搭建了为民服务活动新载体,提升了区县人防避暑纳凉服务水平。三是媒体关注,领导肯定。7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刊发《济南:人防工程里避暑纳清凉》,7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发《山东济南: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向市民免费开放》予以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大众网等主流媒体融媒体纷纷点赞。今年,市人防办的为民服务工作还多次得到省人防办领导、市领导和济南警备区首长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