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根据《住房公积金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公开工作及健全住房公积金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公积金中心定期将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向社会予以公布。
决策依据:2022年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关于做好2021年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建司局函金[2022]3号)要求,年度报告按照规定披露后,适度进行解读和宣传,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
出台目的:为了让广大缴存职工和社会各界更加全面深入透彻地了解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和业务运行情况,保障缴存单位和职工知情权、监督权,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
2022年3月31日,经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济南住房公积金2021年年度报告》通过网站等渠道如期对外发布。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将住房公积金业务运行情况、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及中心采取的服务措施,作如下具体解读:
一、缴存扩面取得新突破,制度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缴存扩面政策,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群体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年新开户单位11164家,新开户职工25.44万人,缴存额344.17亿元,同比增长36.8%、21.1%和13.64%。截至2021年末,缴存总额2651.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92%;缴存余额1002.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9%,首次突破千亿元,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缴存单位中,非公企业比例大幅增加,由上年的81.65%提高到84.92%,增加3.27个百分点。

非公企业新开户职工17.37万人,占全年新开户职工的68.28%,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增添了新动能。
二、提取额稳步增长,有效减轻职工购租房压力
落实“租购并举”政策,进一步放宽提取条件,拓展提取范围,提高租赁商品房定额提取额度至每人每年14400元。优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政策,开通省内异地公积金贷款按月委托提取业务。全市有59.85万名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232.15亿元,提取金额比上年增长12.74%。其中住房消费类占比83.85%,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全年租房提取8.9亿元,同比增长18.67%。截至2021年末,提取总额1648.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9%。
三、个贷发放快速增长,有力支持基本住房需求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合理购房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取消异地贷款户籍限制。全年发放公积金贷款4.26万笔164.52 亿元,同比增长25.29%和26.49%,支持职工购建房490.73万平方米,偿还期内可节约购房利息支出34.6亿元,降低了职工贷款成本,提高了职工购房消费能力。3.91万笔是首次申请贷款,占比达91.72%;3.57万笔是40岁以下职工贷款,占比为83.92%;3.79万笔是购房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占比达88.97%;4.13万笔是中低收入职工贷款,占比高达96.87%,住房公积金贷款向中低收入、刚需群体倾斜的趋势进一步突显。截至2021年末,累计发放贷款总额129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贷款余额716.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6%。积极落实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全年发放异地贷款4903笔21.39亿元,保障了缴存职工异地购房权益。

四、增值收益持续增长,助力我市保障住房建设
2021年,实现增值收益15.38亿元,同比增长17.37%。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5.03亿元。其中,市中心实现增值收益11.61亿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1.38亿元,当年上交市本级财政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9.52亿元。
五、加强“泉心城意 积金为民”品牌建设,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牵头推进黄河流域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推动公积金业务“跨域通办”。实现8项业务“跨省通办”、24项业务“全省通办”,并全部实现全程网办。2021年累计办理460笔“通办”业务。依托主题库标准化开放共享、智能化核验等方式,推进数据赋能业务经办全流程,打造“无证明”“零材料”“即时办”服务模式。推进“掌上政府”建设进程。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爱山东·泉城办”公积金专区,形成集办事服务、便民查询于一体的移动端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开办 “一窗通办”系统向变更、注销等“全链条”业务拓展,实现了住房公积金涉企登记事项实现“全链办”。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多方位应用,增加了企业网上办理业务的新渠道。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农业银行济南分行共同打造“金企通”公积金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公积金业务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公积金智慧客服”上线,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政策及业务查询。实现了将企业的“缴存信用”转化为“融资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