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幅摆脱贫困后的美好图景,是亿万百姓的翘首企盼,是绵延千年的民族梦想。在齐鲁大地,在泉城济南,全面小康的世纪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脱贫圆梦的奋斗新篇正在壮丽书写!
第一篇章:誓师出征
一间间破败的村社,一户户悲凉的家庭,一张张忧愁的脸庞,还有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这是2015年以前,济南市1006个偏远落后村庄、21.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真实生活缩影。
一声令下三军随。
强化党委主责,组织保障体系坚强有力
济南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立足省会实际,迅速构筑起责任明确、落实有力的制度工作体系,全力以赴发起脱贫攻坚大会战。
深化融合推进,政策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42个行业部门在“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的指引下,为脱贫攻坚量身定制了39个专项方案、70个具体意见,“1+39+70”的政策支撑强劲有力。
加大扶贫投入,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递增,扶贫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成效明显,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空前。
社会捐助资金锦上添花,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迅速向扶贫倾斜。
严格考核评估,责任落实体系效果凸显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督查考核“全过程”护航,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二篇章:攻坚鏖战
我们紧握“严实尺”,坚决打赢“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精准之战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要扣好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必须严格按照现行扶贫标准,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认真履行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信息比对等认定程序,实现精准识别。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自查评估,通过“拉网式”排查,对发现问题和不足逐一整改销号,确保问题全清零、盲区全扫清、政策全落实,脱贫成果持续稳定、长期巩固,群众真正满意。
及时动态调整,对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户施策、因人帮扶,确保了真脱贫、脱真贫;对一般农户,建立即时帮扶机制,逐户逐人“过筛子”,坚决防止产生新的贫困。
我们栽下“摇钱树”,坚决打赢“产业振兴、就业繁荣”的增收之战
脱贫的根本,在于强产业、稳就业。济南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精心培育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依托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企业,我们强培训、建车间、设专岗,通过多方位、立体式就业帮扶,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技能,找到长期致富的门路。
我们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众志成城、共圆一梦”的协同之战
围绕补齐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短板弱项,聚焦难点出政策,立足职能抓落实,倾尽全力促帮扶,让群众感到真变化、得到真实惠。
医疗扶贫“减负担”
十种慢病免费用药、行动不便者送药上门;门诊看病“三免六减半”;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和费用报销“七重保障”,泉城贫困群众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
教育扶贫“助公平”
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全资助;
“雨露计划”为寒门学子点亮中、高职求学之路;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的现象一去不返。
危房改造“保安全”
对贫困群众住房进行逐一鉴定,投入3.3亿元对16279户危房进行加固、修缮和重建,投入1.12亿元对30411户贫困群众进行人居环境提升。安全明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的环境,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越来越多。
安全饮水“润民心”
建设贫困村“五小”水利设施2323处,完成贫困村水质提升和管网改造,贫困群众喝水不再困难。
惠贫保障“兜底线”
提高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比例,全面落实贫困残疾人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全市200多家“养老助残”互助点,为1万多失能贫困群众提供日常照料服务,让他们生活无忧。
消费扶贫“促增收”
从建立《济南市扶贫产品目录》,到举办“扶贫助农”系列农产品展销会,再到成立“济南市消费扶贫联盟”,扶贫产品的销路越拓越宽、越通越畅。
我们树起“自强梯”,坚决打赢“志智双扶、治贫治愚”的励志之战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在脱贫攻坚讲习所,宣讲团成员用亲身经历的脱贫故事,点燃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自信心;在爱心扶贫超市,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脱贫表现换积分得奖励,笑容满载着幸福;在村头孝善养老的光荣榜上,贫困户家的“好儿女”“好媳妇”们,正引领着孝亲爱老的乡村正气。
我们携手“奔小康”,坚决打赢“对口支援、东西协作”的帮扶之战
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既立足济南抓攻坚,更放眼全局抓帮扶,全市范围内安排6个经济实力较强区支援5个扶贫任务较重区县;全省范围内对口支援临沂市;全国范围内对口支援湖南湘西州、重庆武隆区,用实际行动贡献了脱贫攻坚济南力量。
巾帼扶贫、党建扶贫、青春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法治扶贫、交通扶贫、电力扶贫、保险扶贫、工商资本下乡扶贫……各行各业参与到脱贫攻坚“大合唱”,
截至目前,全市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1.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泉城贫困群众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多。
第三篇章:力量之源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给脱贫攻坚的收官验收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疫情期间,我市2万多名扶贫人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持续关怀贫困乡亲。“四进工作组”的扶贫干部,进村入户,为贫困群众及时送来防疫物品、科普防疫知识、代购送货上门,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攻坚以来,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嘱托,以省会的姿态、气魄和担当,积极投身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斗中。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先锋”,市委、市政府派出的832名扶贫专职干部、3932名贫困村第一书记、1.95万名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奔赴一线,用攻坚的劲头啃硬骨头,以精准的举措攻硬堡垒,把党委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人,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精神,就是“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责任担当。
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攻坚。
就是“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科学创新。
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爱无私。
回顾脱贫攻坚历程,千千万万名泉城扶贫人,以百姓之心为心,用实际行动换来了贫困乡亲的舒心笑颜和决胜脱贫攻坚的十足底气。
历史已经铸就,历史正在创造,历史亦将铭记。济南市将继续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千年脱贫梦,决胜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