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团委副书记于娇娇这几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玫瑰花产业的兴旺和脱贫成果突出,即将举行的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会会场之一选在了平阴县玫瑰镇东唐村。
今年4月20日,济南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增选玫瑰为济南市市花。“玫瑰增选为济南市花,知名度大增,鲜花价格翻番,农民增收,老百姓都很高兴。”于娇娇说。
昔日贫困村今日玫瑰香
济南市平阴县东唐村,是个不足300人的小山村,曾是贫困村。
刘桂芝曾经是村里一个贫困户,她的丈夫因为腿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在上学,家庭所有重担都压在了这名农村妇女身上。对此,扶贫干部于娇娇开始琢磨:怎么帮扶呢?从哪里着手呢?
了解到刘桂芝家种植玫瑰花,于娇娇想要脱贫,还得从玫瑰上做文章。为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于娇娇协调镇扶贫办、经管站、农办等部门,通过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政策借款4万多元,帮助他们成立家庭农场,又新承包了60多亩地,规模化种起了玫瑰花,从此刘桂枝家里有了脱贫收益。
为了脱贫路走得更稳,于娇娇协助刘桂芝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就这样,每年收入达到几万元的刘桂芝,还在花椒种植合作社里入股1万元,可以得到3~5倍的分红收入。凭着这些多元化经营,刘桂芝一家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自从几年前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东唐村立足玫瑰传统产业,引进扶贫项目,积极利用相关政策鼓励贫困户致富,2019年,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全村37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和玫瑰一起绽放家乡
互相成就,是最好的遇见。于娇娇也在帮扶过程中,跟着刘桂芝大姐学会了做玫瑰鲜花饼,炸玫瑰花瓣、玫瑰梨丸子,她把这些拍成抖音,发到朋友圈,吸引了好多朋友的点赞,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旅游加消费,玫瑰小镇天天都热热闹闹的。
“大学毕业后,我也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曾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但作为玫瑰花农的闺女,我心底有份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爱家乡漫山遍野的玫瑰。”作为爷爷和爸爸两辈人都种植玫瑰的后代,于娇娇回想毕业那年选择留在家乡时的初衷,源于三辈玫瑰情结,其实当时自己是希望为家乡玫瑰的发展注入年轻人的力量:“那年7月,我选择和玫瑰花一起绽放在家乡。”
这一留,成就了于娇娇和当地贫困妇女一起成长起飞的乡村故事。
五年来,于娇娇已成为活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年轻干部的缩影——双脚扎根泥土,逐梦奋进基层,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尺”,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用真情算好“民心账”,用行动办好“民心事”,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注入青春力量。
回首几年来的扶贫工作,于娇娇感言,置身这个伟大时代是幸运的,投身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是荣幸的,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让青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如花绽放。
乡村振兴中的“铿锵玫瑰”
今年5月,济南“西兴”战略中明确了平阴“特色提升”发展定位。平阴县也将依托“西行”战略方案,积极推进玫瑰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成玫瑰标准化示范种植1000亩,加快推进“玫瑰花乡”“玫瑰谷”等田园综合体建设,擦亮“中国玫瑰之都”名片。
玫瑰产业催生玫瑰经济,玫瑰经济不仅促进了平阴县整体发展,为群众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还谱写了一曲“铿锵玫瑰”振兴乡村的时代乐章。
女性作为扶贫和脱贫的主力,在全县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如同一朵朵绽放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铿锵玫瑰”,成为扶贫一线的“玫瑰风景线”。
据统计,平阴县8个街镇扶贫办主任均为女性;在全县专职扶贫工作者中,有70%的工作者为女性;在已稳定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中,绝大部分是因家庭中有着勤劳务实的女性成员。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平阴全县共支持玫瑰企业女性负责人8人,参与扶贫的玫瑰企业达到23家,吸纳女性在玫瑰加工企业就业1400余人,间接带动农村妇女4万余人,成立玫瑰花收购合作社62个,流转玫瑰花种植土地近3万亩,惠及贫困村40余个,形成了“以花为媒、助力扶贫”的玫瑰扶贫工程。
和刘桂芝大姐一样,妇女们及其家庭正以新的风貌书写着这个小山村的发展故事。